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談起王康華,村里人都夸他是致富能手。小時候的一場意外,讓他失去了右臂,但勤勞的他從不言棄。
王康華今年43歲,家住眉山市東坡區悅興鎮遠光村一組。1992年王康華高中畢業后,就開始四處自謀生路。“跑遍了大江南北,學到了一些謀生的技能,可惜都沒賺到什么錢。”如今,他將心思全放在了水產養殖上,并牽頭辦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2008年初,王康華回鄉投入15萬多元,承包了村里近15畝魚塘搞起了水產養殖。王康華參加了眉山市東坡區殘疾人聯合會組織的免費水產養殖培訓,系統學習了關于水質管理、魚苗培育等方面的技術。
因經驗、技術還缺 “火候”,王康華養的魚不斷遭遇病害,連續虧損,讓他一度產生了想要放棄的念頭。
功夫不負有心人,靠著后來不斷摸索的養魚經驗,以及向養魚能手交流“取經”,2011年,王康華的魚塘終于帶來了近十萬元的凈利潤。2013年12月,眉山眾能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后,王康華又成了帶頭人。
如今的王康華,成了鄉里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不過,身邊有一批殘疾人朋友讓他放心不下。合作社成立時,就有20多個眉山市內的殘疾人自愿加入,這些殘疾人朋友又介紹了一些他們村上的養魚大戶,這樣合作社成員如今已發展到130多人。
“經常有養魚大戶在我這里來買魚苗,我都會給他們許諾,如果他們村上的殘疾人需要,可以把我的魚苗一起帶去給他,養成魚了,也希望他們大戶幫幫忙,搭著賣一些。”
王康華還有一個心愿:“合作社里有不少的殘疾社員,我想把這些人聚在一起,為他們做3期水產養殖培訓。這就要涉及到一些費用,包括學員們的生活費、物料(包括魚飼料、顯微鏡、魚苗等)費用,以及老師的講課費等。希望由地方殘聯牽頭,同時發動社會力量,提供一部分資金上的資助。如果培訓的效果好,以后還可組織眉山市以外的殘疾人朋友參加。”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