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5月22日,南京祿口機場首次迎來臺灣羅非魚。與國內羅非魚的品種不同,臺灣羅非魚長的很像非洲鯽魚,但全是都是紅色的。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介紹,這是南京至臺灣開通直航以來,首次從臺灣引進活性動物。
記者在祿口機場看到了這批從臺灣遠道而來的羅非魚。這批羅非魚共有100斤,分裝載10個箱子里,從機場運出來后就直接被送往南京水產科學研究所祿口基地。打開箱子,羅非魚的嘴巴還在一張一合,倒入水槽后它們立馬就游動了起來。據了解,這些魚是前天晚上11點多鐘裝箱,低溫空運來南京的,已經離水存活了將近14個小時。
隨后,南京檢驗檢疫部門從100斤魚中,抽取5條作為檢驗檢疫樣品,其余的羅非魚留在了南京水產科學研究所祿口基地。南京檢驗檢疫部門工作人員稱,這是臺灣羅非魚首次輸入中國大陸,所以會進行嚴密的檢查。在進口前,這批羅非魚已經在臺灣做了23個檢測項目,結果全部合格。來到南京后,檢驗檢疫部門將按照我國有關標準,對這5條樣品魚進行50多個項目的檢測,檢查其微生物含量、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等是否超標,為期一周左右。
前來接貨的陳先生說,他是一家星級酒店的老板,此前去臺灣的時候,吃過這種羅非魚,覺得口味非常好,一直想引進到大陸來。經過兩年多的溝通,他的這一愿望終于實現了。和普通的魚一樣,臺灣羅非魚可以清蒸、紅燒、煲湯,不過更適合當刺身生吃。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將在南京和常州的飯店里,加工這批魚,用來研發新菜品。如果市場好,還會大量進口,并引進種苗,進行生態養殖。據悉,在臺灣超市,此類羅非魚的價格在40塊人民幣一斤。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