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正是鍛煉高峰期。昨天上午,南京市民簡先生在江邊晨練時,卻意外發現一群江豚與他共同前行。這些與眾不同的晨練“伙伴”,最大的特點是成雙成對在江中游弋。相關專家對這樣的奇特現象進行了解釋。
市民目擊:
江豚結伴而行多年未現
簡先生表示,自己昨天早晨7點鐘正在江邊路上慢跑,忽然發現身旁的江面上,隱約有黑影出現。約半小時后,黑影越來越多,簡先生這才注意到這些是江豚。它們靈活地在江面上躥上躥下,有時像排隊似的,一字成形,往上游游一段后,突然潛到水中,接著又在下游一段水面出現了。如此周而反復,像是在玩游戲。
不少市民和簡先生一樣,很少見到江豚成對出現的景象,紛紛駐足觀看。直到一小時后,這一江豚群才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成對出現為啥現在出現?
5月份為產仔盛期
據悉,長江江豚是江豚唯一的淡水亞種,在地球上生活已有2500萬年。2006年,中國聯合7個國家調查長江干流江豚,為1200多頭,種群數量已經少于大熊貓。如果不加以保護,野生江豚有滅絕危險。
根據相關記錄,今年1月以來,南京江面已經五次出現江豚,而市民目擊江豚的景象一般是在其捕食過程中,包括江豚吞食赤鏈蛇、巨型江豚追捕黑魚等等。
此次江豚為何會成對出現?南京市農委的有關專家表示,江豚多聚集在咸淡水交匯的水域內,適應環境能力較強,喜單獨活動,有時也結成兩三只的小群。江豚一般在春季繁殖,四五月份為產仔盛期。江豚此時成群結隊出現,還是符合其生活規律的。
為啥江豚頻繁出現?
春季禁漁,生態環境好轉
記者了解到,隨著洞庭湖、鄱陽湖以及長江多段落實了春季禁漁,受投放魚苗的增殖放流政策,江豚的生態環境呈現逐步轉好的趨勢。特別是在春季禁漁期,江豚的食物鏈資源比以往要豐富,這也就導致了春季江豚活動頻率加大。
根據南京市農委的統計數據,今年南京市向長江放流各類魚類苗種2500萬尾以上,是前十年放流總量的一半。自2004年起,每年在禁漁期通過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進一步保護長江生物多樣性與珍稀特有魚類水生生物資源。其中,南京市至今累計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向長江放流各類魚苗5000萬尾。實施禁漁,輔之以增殖放流,有效遏制了長江漁業資源下滑趨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