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在閘口邊的死魚。
廣州白云區漁民200畝魚塘遭洪水倒灌 500萬元打水漂
從5月23日晚開始,突如其來的洪水倒灌入白云區人和鎮高增村漁民戴叔的近200畝魚塘,暴風驟雨中他試圖拉起鐵絲網保住魚群,但被洪水嚇退。至昨日,水退了,但向魚塘投放飼料,水面毫無反應,戴叔失去了約60萬斤各類淡水魚,損失約500萬元。
洪水突襲 措手不及
今年6月開始進入漁獲淡季,從去年5月投入育苗至今,戴叔每天守著魚塘,等待著漁獲淡季的到來,“我這200畝魚塘,就等著淡季出貨,賣個好價錢。”但他沒想到養魚25年來,最大的一次損失向他襲來。
5月23日夜晚,廣州已經下了連日暴雨,戴叔像往常一樣守在魚塘邊的磚房內看電視,從當夜9時開始,房間外逐漸變大的“轟隆”聲讓戴叔有些怕,“不會是洪水吧?”
果然,那一晚,轟隆聲從不遠處的流溪河傳來,隨之而至的,是魚塘燈光下襲來的洪水,“我和老伴都嚇壞了,嘩啦啦的,魚塘很多魚還在跳,水先是到腳踝,然后到膝蓋,到最后,直接到了腰間,有一米多深。”昨日,戴叔不停用手在自己身上比劃著。
看著洪水,戴叔立馬意識到洪水可能將魚塘內的魚帶走,他說,那晚除了洪水,風很大,雨也很大,他顧不上安不安全,直接邁入水中,“我拿了一百米長的鐵絲網,打算拉起來,希望能至少保住一半的魚。”
暴風驟雨中,戴叔和老伴站在齊腰深的水里,不停整理著鐵絲網,但“水流實在太大了,根本沒有力氣去拉。”最后,戴叔只能作罷,他知道,這一次可能損失慘重。
投入飼料 動靜全無
洪水襲來的那一天,戴叔老兩口一夜未眠,次日,水位退了一點,但200畝魚塘仍汪洋一片。不時有朋友傳來遠處村民打撈了很多魚回家的消息,戴叔又氣憤又無奈,“有什么辦法!?”
水淹了一天,從24日下午開始退去,直到昨日,12個魚塘之間的堤界才隱約出現。
在此之前,12個魚塘里的魚肥美活躍,只要放入飼料,水面就像滾燙的開水一樣,水花四濺。但昨日,戴叔投入飼料,魚塘表面沒有一點動靜,這個畫面幾乎讓他絕望,“什么都沒了。”
戴叔告訴記者,去年5月,他在12個魚塘中投入羅非魚、鯽魚、邊魚等各類育苗超過60萬尾,而今正是收獲的季節。戴叔在這個魚塘已經勞作了近25年,按照經驗,他預計能收獲約60萬斤魚,營業收入可以達到500萬元。
“光飼料已經投入約200萬元,還有人工等各類成本,等著500萬元收入,來填補各種成本。”昨日,戴叔掰著手指算著,他的身后,晾著幾乎所有物品:冰箱、水泵、衣物……
2008年曾有同類事件
戴叔相信,更多的魚隨著退去的洪水,游進流溪河,而連接魚塘和流溪河的,是遠處堤壩上一道沒有門的水閘。
昨日,記者來到水閘處,水閘的一邊,是高增村大片的農田和戴叔的魚塘,另一邊,則是蜿蜒的流溪河,水閘位于流溪河的堤壩之下,但只有底座,沒有閘門。
戴叔告訴記者,由于暴雨不斷,流溪河開閘泄洪,水就是沿著這個閘口,倒灌入他的魚塘的。他說,2008年,也遭遇過類似的事件:連日暴雨導致水位增高,水倒灌入魚塘,導致他損失慘重。“但這一次,是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戴叔說,從2008年開始,他四處反映,要求把水閘的閘門安上,但至昨日,水閘門仍然沒有安上。
村中幾位村民也認為,如果水閘有閘門,并且能及時關上,可能就能避免損失。
人和鎮農辦:
正向上級反映
暫無賠償政策
昨日下午,人和鎮農辦的馮主任告訴記者,農辦已派員前往戴叔的魚塘了解情況,已讓戴叔將整個受災過程寫成材料遞交到農辦。
馮主任告訴記者,白云區近期多個村農田被浸,不少農民損失慘重,他正向上級部門匯報。但他表示,目前沒有相應的賠償政策,可能沒有辦法賠償戴叔的損失。而對于沒有門的水閘,馮主任表示,水閘不歸農辦管轄。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