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再過3天,從6月1日起,一年一度的東海全面休漁即將開始。記者日前走訪市場了解到,臨近休漁,市場上鮮活海鮮供應量逐漸減少,部分中高檔海鮮價格出現小幅上漲。而在接下來的休漁期間,甬城市面上將有大量淡水水產、養殖水產和冷凍水產供應,市民的水產品消費不用發愁。
中高檔海鮮量減價略漲
昨天下午,記者在詠歸、高塘等幾家菜市場看到,與上個月市場內大多數水產攤位都在售賣鮮活海鮮有所不同的是,現在近三分之一的水產攤位上在售的是對蝦、河蝦、淡水養殖梭子蟹等,售賣新鮮小黃魚、鯧魚、帶魚等的攤位屈指可數。
“臨近休漁期,現在批發市場里海鮮供應量少了,我們拿貨的數量也少了。”一位水產攤主告訴記者,由于“物以稀為貴”,最近中高檔海鮮零售價格稍微較本月初時有所上漲。“像新鮮小黃魚,我的攤位上現在賣46元/公斤,月初的時候差不多品質大小的只要賣42元/公斤,還有新鮮鯧魚,按照規格大小,零售價格差不多也都漲了5%-10%。”該攤主稱。
新鮮海貨數量減少,主要還是和漁船提前回港有關。寧波水產批發市場江東水產交易區負責人戎永敢告訴記者,近年來,東海海洋資源日益匱乏,同時漁需物資、人工成本、柴油等均在上漲,這樣一來,一條船出海作業數月,很可能不但沒有效益,反而還要虧本。“據我所知,在象山、奉化、舟山嵊泗等地,有的漁船甚至提早一兩個月就回港了,這樣一來,越臨近休漁,鮮活海鮮供應量越少。”
市貿易局提供的全市菜籃子市場運行監測旬報數據顯示,本月中旬10天內,全市水產品銷量5480噸,較上旬銷量環比日均減少8.3%。
休漁期間市場水產品供應有保障
雖然臨近休漁,市場上鮮活海鮮供應日減,但記者了解到,休漁期間,淡水水產、養殖水產、冷凍水產等將大量供應市場,充足保障市民日常的水產品消費。
記者昨天在海曙區一家超市水產銷售區內看到,河蝦、花蛤、淡水魚、養殖梭子蟹、養殖黃魚等各種淡水水產、貝殼類和養殖水產供應充足,銷售十分走俏。
除了淡水水產和養殖水產之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休漁期間,我市8000多噸儲備的冷凍水產品也將供應市場,將極大地豐富市民的菜籃子。“一年12個月中,我們差不多有四分之三時間都在沿海各地跑,收購海產品后加工、冷凍起來,然后等到休漁期拿出來賣,可以說,一年的盈虧,基本上就看休漁期這幾個月和春節前的銷售。”市水產品批發市場(路林市場)冷凍水產區一位攤主告訴記者。
“等到休漁前漁船全部回港,帶來的最后一網海鮮也逐漸銷售完畢后,市場上基本就是冷凍水產品唱主角了。不過,以冷凍水產為主的局面也就持續兩個月左右,等到8月份,南海、黃海等地的休漁期結束,大量新鮮海鮮又可以重新供應甬城市場。同時,在7月中旬,深受寧波市民喜愛的東海淡菜也會大量上市。”戎永敢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