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江西省無草魚出血病區建設示范驗收會議在南昌舉行。會議以“無規定水生動物疫病區管理模式構建”為主題,來自農業部的領導、水產領域專家和項目領導小組成員近共50人參加了驗收會,與會專家認為"無疫區建設"項目的構建可以逐步實現疫病的可控甚至無疫。從源頭上保障因病導致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為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草魚是我國最大的水產養殖品種,年產量超400萬噸。由草魚呼腸孤病毒引起的草魚出血病嚴重危害草魚養殖業,死亡率可高達90%以上,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并引發藥物殘留等食品安全問題。為最大程度解決草魚病害問題,中國水產科學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吳淑勤所長為首的項目團隊探索構建無規定水生動物疫病區管理模式,經過三年努力在江西取得初步成效。
自2011年以來,江西省農業廳和珠江斤共同啟動了江西無草區出血病區建設。在對江西修水水系和信江水系開展流行病調查、病原監測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找出草魚疫病風險控制關鍵點,并實施管理屏障、物理屏障、生物屏障等措施。經過三年探索取得明顯成效,區內草魚發病風險降低29%,草魚死亡率由2-17.6%下降到2一7.7%;全面實施屏障措施的示范點未發生草魚出血病,耐藥率亦大幅降低,草魚產品6種藥殘抽檢合格率100%,平均每畝增收600~800元,效益提高20~22%。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