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雙管齊下補養魚禽
8月15日,記者在巴中市巴州區舞鳳鄉寶石村元寶水庫,遇到了在洪災中受損嚴重的水產養殖大戶譚啟洪,他欣慰地告訴記者:鄉領導及時來慰問他,給予了適當補助,減少了損失。他現在正在開展災后復產工作,增養魚苗3000尾,成魚1000多尾,到明年底就可找回損失。記者了解到,全區像老譚這樣的500多戶水產大戶在當地黨委政府及金融、畜牧部門的支持下,增養魚苗逾50萬尾,成魚逾20萬尾,增養鴨、鵝逾40萬只,年內不僅可彌補損失,戶平還可新增收入2000余元。
舞鳳鄉寶石村元寶水庫在洪災中,由于水位超過了警界水位,大壩出現了險情,為保障安全,進行了大面積泄洪,譚啟洪承包養殖的魚中,隨洪外逃成魚、魚苗達1000余尾,余下的1500多尾不得不因水位下降而提前銷售,經濟損失近10萬元。據介紹,像譚啟洪這樣的受災水產大戶,在舞鳳鄉有16戶,經濟損失近百萬元。記者在巴州區水產辦了解到全區的塘庫水產養殖戶均不同程度受損,特別是三江、化成、恩陽等沿河鄉鎮的一些網箱養魚戶在洪水和病害的雙重打擊下血本無歸,全區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巴州區水產辦負責人對記者介紹說:“區里根據當前生豬價格大幅上漲、而水產品價格上漲幅度相對較少的契機,大力發展魚、鴨、鵝等水禽養殖。目前,全區培訓了水產技術骨干人員4000余人,進村入戶進行技術指導,可促進養殖戶戶平增收逾千元。”
羅宏儒特約記者楊云峰
災后養魚跟著市場走
今年在洪水中遭受較大影響的達州水產業,災后在相關部門的幫扶下,魚種大量重新投放,大部分已經恢復生產。
達州從事水產的農戶,多選擇靠近江河養殖,雖然帶來很多便利,但受今年暴雨洪水的影響,達州境內巴河、州河兩條主要河流洪水猛漲,農戶水產受損非常嚴重。據達州市水產局不完全統計,“6.18”和“7.5”兩次洪災就造成達州水產魚苗損失近8千萬尾,其中花鰱、白鰱、草魚、鯉魚等家魚品種損失最大,經濟損失上億元。災后養殖怎么辦?達州市水產局的專家近日告訴筆者,洪災過后,養殖農戶要抓緊修復水毀池塘和網箱、網圍設施,盡快恢復養殖生產能力。因洪水的作用,池塘、網圍、湖泊有可能被輸入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和泥漿,水體表現為渾濁,災后應對池塘、網圍進行消毒,并加強預防災后疫情的傳播。
在魚種的投放選擇上,專家建議,農戶可考慮養殖時間比較短的品種,選擇大規格的魚種,并根據市場需求選擇養殖品種。改善水質條件,對養殖鰱魚、鳙魚、鯽魚等應以肥水為主,對養殖蝦、蟹應適當降低水體渾濁度,提高透明度為主。
專家提醒,養殖戶要堅持早晚巡塘,觀察水色變化及魚類活動情況,如水色突然變化可能是水質惡化、水中藻相變化的結果,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換水、施肥等技術措施加以解決。并及時反饋魚的健康狀況,調整投喂量和增加疾病的預防措施。龔俊蔡黎
廣安鰱草鯉鯽受損嚴重
7月以來,廣安市廣安區各地連續遭受暴雨襲擊,暴雨洪水造成全區大面積漁業受災,受災漁業養殖面積達2.5萬畝,其中稻田8000畝、石河堰4000畝、水庫2000畝、池塘1100畝,損失各種魚類1300噸,經濟損失1970萬元。受損魚類主要是花白鰱、草魚、鯉魚、鯽魚及青波、大口鰱等。
災情發生后,廣安區積極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漁業災后重建工作。一是加強水毀修復。目前,全區已投入資金250萬元,修復被洪水沖毀的池塘600畝、稻田2250畝、石河堰750畝。二是及時補投魚種。積極指導各養殖戶補投大規格、體質健壯的魚種,投放時及時對魚體進行消毒。三是加強飼養管理。指導各養殖戶科學投放飼料,由于天氣炎熱,提醒各養殖戶必要時要采取增氧措施;加強早、中、晚對魚類的巡視檢查,作好日常管理記錄。四是做好病害防治。洪災發生后,為及時消除病菌,減少魚病發生,及時指導各養殖戶定期用石灰、漂白粉等對魚池進行全面消毒。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