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最近常下雨,導致黃顙魚苗成活率不高。”南海區西樵鎮儒溪村養戶梁老板告訴記者,近期黃顙魚在1000尾/斤規格時易出現蟲病、爆頭、紅身病等病害,主要是因為雨水多,有害細菌繁殖較快。
據悉,4月底以來是黃顙魚投苗高峰期,今年珠三角地區黃顙魚苗成活率不到2成。
投苗前控水蛛 投料有訣竅
“投苗前進水確保水體沒水蛛。”首屆黃顙魚爭霸賽選手、順德杏壇養戶陳用莊說,投苗前三天才放新水入塘,一定要確保沒有水蛛,之后消毒殺菌再投苗,投苗后增氧機24小時全部打開。
海大集團西樵技術服務員王宇表示,當水體中水蛛過多要適時殺水蛛,因為水蛛過多不但增加耗氧,而且還會影響魚苗吃料。
投苗后幾天開始投喂飼料?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一般投苗10天左右就可以投喂粉料。“投喂粉料前最好先觀察魚仔的肚子,如果肚子是黑色的,表明魚塘中仍有微生物餌料;如果肚子比較透明,則說明魚塘缺乏餌料,這時候就可以開始投喂粉料了。”王宇說。
從黃顙魚水花培育至朝魚時,投喂飼料相對復雜,從投粉料—破碎料—膨化料,這個時間段需要很多耐心,轉換不同料的時間點需要及時把握,不然會影響魚苗長速和成活率。陳用莊表示,投喂粉料一個月左右即長至2-3厘米,就可逐漸轉投喂破碎料,長至6-7朝時就可投膨化料。“開始投料后最好用三黃散+多維拌料,一日一餐,以增強魚體體質,病害提前預防。
殺蟲殺菌防爆頭紅身
5月珠三角酸雨較多,魚塘有害細菌繁殖較快出現倒藻;黃顙魚塘投苗10天后易出現車輪蟲、指環蟲、斜管蟲等。”投苗10天左右殺菌消毒一次,因為整個培育期蟲害都非常嚴重,尤其是陰雨天氣。“陳用莊說。
此外,爆頭、紅身等也是苗期常見病害。“出現爆頭,首先要用碘消毒,再用藥處理。”王宇說,爆頭、紅身比較難治,一般表現為食欲減退、離群緩游、反應遲鈍,出現頭朝上、尾朝下,后期表現頭部出血、發紅等現象。最好以預防為主,如投喂魚苗寶增強魚體體抗力,同時注意調水,培育有益菌,如潑灑芽孢桿菌、EM復合菌等,最好將魚塘的水色調為青綠色或淡綠色。
不過,也有人認為,質量好的種苗才是提高成活率的關鍵。“無論怎么殺菌消毒,種苗質量最重要,只要種苗的質量好,成活率就有保證。”在西樵儒溪擁有三口魚塘的梁老板告訴記者,今年業界普遍反映普通苗成活率低,約1-2成;全雄苗的成活率相對較高,約3成。
對此,專業生產黃顙魚的佛山南海顯恒水產有限公司老板陸錦宜告訴記者,選好苗主要看三點。“第一,黃顙魚水花往往會團聚一起,將其弄散后,如果能重新團聚成堆,這是好苗的最重要特點;第二,活力好、游動快、活潑;第三,看顏色,水花的顏色不宜過深(深黑),最好淡點。如果符合這三點,肯定是好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