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14年,福建將擴大海洋開發領域,讓海洋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海洋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努力使海洋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目前,福建已建立了廈門、福瑤列島、長樂、湄洲島和城洲島等5個國家級海洋公園;同時,還在莆田、福鼎、寧德等地的重點海域開展以人工漁礁、封島栽培的海洋牧場建設,并做好泉州惠安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申報和建設,推進國家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
近年來,福建的海洋通過加大資源與生態環境監管力度,大力實施海洋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全面推進海洋特別保護區建設,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明顯。
福建高度重視近岸海域環境污染的治理,推進全省海漂垃圾治理示范區、重點景觀海灘污染的整治和保潔。與此同時,福建高度重視海洋生態建設與修復。先后建立了12個海洋自然保護區和3個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保護面積達13.53萬公頃;實施廈門海洋生態修復和“中國南部沿海生物多樣性管理東山—南澳省際合作項目”;實施泉州灣生態修復、東山八尺門海域生態修復等一批重點項目。
據了解,今年,兩岸將攜手企業、公眾共同參與,在臺灣海峽放流鱸魚、日本鰻鱺等臺海特色魚類,促進海峽水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增強兩岸民眾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探索兩岸共管共養的臺灣海峽漁業資源的合作機制。
此外,“百姓富、生態美”2014年福建海洋生態·漁業資源保護十大行動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公共參與活動啟事為增強社會公眾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引導公眾科學放生理念,實現人、海(河)、魚和諧發展,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將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公益捐資、認購活動,鼓勵企業、學校和社會公眾通過認購放流苗種、捐助資金、參加志愿者活動等方式參與放流活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