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昨日,煙臺伏季休漁已經半個月,記者走訪部分海鮮市場發現,除了養殖魚類和淡水魚,仍然有不少魚販在出售捕撈海魚。對此魚販們的說法不一,有說從威海進來的魚,有說是偷捕來的魚。漁政部門提醒:煙臺伏季休漁秩序良好,許多魚販以解凍魚和養殖魚冒充捕撈魚,也有少數違規漁獲。
攤販說法一:威海進貨來出售
昨日一早,在紅利市場的海鮮區,經營海鮮的攤位已經少了許多,但仍然有不少攤位前擺放著各種鮮魚:鲅魚每斤10元到20元,馬步魚每斤5元到15元,片口每斤10元到30元……
“要不要片口,30塊錢的現在26就賣,16塊錢的賣15,15塊錢的賣14,小的10塊錢就賣。”在一個海鮮攤位前,攤主不停地吆喝著。
“不是早就封海了嗎,怎么還有這么新鮮的魚啊?”記者詢問。
面對疑問,攤主解釋,他所出售的魚是從威海進的貨。“威海那邊還有船出海打魚,反正我們去進貨就能進到。”這位攤主說道。當記者問起為何休漁期都半個月了,還有船出海作業時,這位攤主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只要去進貨時有魚就拉回來出售。
離開這個海鮮攤位,記者又連續詢問了幾家出售片口的魚販,他們均表示自己所賣的魚很新鮮,都是從威海進貨,至于為何封海后還有魚,他們不知道。
攤販說法二:本地漁船偷捕的
隨后,記者來到一個海鮮品種比較全的攤位前詢問,攤主給記者的解釋更為驚人:“我常年有船供貨,基本上天天都有新鮮魚,而且保證不是從威海那邊過來的,都是咱本地的魚。”
而當記者問起為何封海還有魚時,這位攤主直言不諱地說:“基本都是放籠(地籠)放的,要不然我也不能這么肯定地說新鮮啊。”
“小片口,10塊錢一斤,現在封海可不多見了,回家炸著吃保證新鮮。”在另一個海鮮攤位前,記者看到攤位上擺著兩筐小片口,小的每條的大小也就10公分左右。而當記者質疑是否是養殖的片口時,攤主肯定地告訴記者:“養殖的這么小來賣太虧了,肯定是野生的,都是放地籠放上來的。”在記者詢問哪里的地籠時,攤主不再回答。
市漁政執法:冰凍魚濫竽充數
漁政執法人員告訴記者,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海產品來源比較復雜,不排除有個別漁民頂風違規作業,但是有些魚販吆喝的所謂“新鮮”魚,其實并不一定是新鮮海魚。
據介紹,目前市場上魚販販賣的“新鮮”魚也可能是濫竽充數,都是用海水泡過的冰凍魚,或是用養殖海魚冒充剛剛捕撈上來的海魚來欺騙消費者。“以鲅魚為例,許多都是5月份捕撈上來后冷凍起來,然后休漁期來賣”,漁政執法人員告訴記者。“現在煙臺休漁秩序良好,但是仍有一些養殖漁船會在養殖作業期間,放置地籠違規作業。”漁政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對于違規地籠作業,漁政執法部門將進行專項執法活動。
漁政執法人員介紹,伏季休漁期間,海洋漁業部門將聯合工商部門對煙臺的海鮮市場進行不定期檢查,對于違規現象,將由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主管部門給予警告,并處違法水產品市場價格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最高不超過3萬元。市民發現銷售非法捕撈水產品的,應及時向當地海洋與漁業部門和工商部門舉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