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進入夏季,觀賞魚也到了繁殖的關鍵期,連日來,西青區精武鎮觀賞魚養殖基地第一茬錦鯉魚苗喜獲豐收,僅半個月的時間就產出近400萬尾魚苗。
據介紹,這些魚苗全都是基地自主培育和養殖的。在溫室大棚里,記者看到,大正、昭和、紅白、孔雀、黃金落葉等十多個品種的魚苗分散在幾個大大的魚池中,新苗孵化對水質有極高的要求。
養殖戶黃金奎告訴記者:“水質的話我們要達到常流水,白管子長期流水,流完水后新水會進來,臟水從上面排出去,這樣可以改善水質,讓水質保證清潔。”
還有一個影響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就是水溫。目前魚塘用的水都是地下水,水溫達到30攝氏度以上,而孵化魚苗的水溫要保持在20到25攝氏度左右。所以必須要給水降溫,于是養殖基地增加了降溫池。
黃金奎告訴記者:“水溫經過一天多的晾曬,由原來三十一、二度,下降到二十三、四度,這樣水溫和孵化水溫比較接近,用這種水進行孵化的話不會出現溫差大,成活率會高一些。”
此外,錦鯉繁殖期間,養殖基地還邀請了天津農學院等科研院校的技術專家,深入到各養殖場開展技術服務,監測水質水溫,建立魚病診斷化驗室,保證了錦鯉的繁育成功。目前擁有10多個品種的精武鎮觀賞魚養殖基地錦鯉已經形成規模化生產,養殖面積50畝,養殖溫室1200平方米,每年平均有800萬尾魚苗推廣至內蒙、河南等全國10多個省市。
客戶王良俊說:“從去年就一直在各個漁場考察,有北京、天津和其他地方,走過那么多漁場,我覺得這里的漁場不錯。在這里訂了兩百萬魚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