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市鮮美馬蛸上市25元1斤 馬蛸燉雜魚味道一絕
發(fā)布時間:2014/6/26 16:38:00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黃姍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過了夏至封海了,市場上小個子的八帶逐漸少了。這個時候,馬蛸來了,長長的爪子經(jīng)常伸到魚缸外面,圓圓的腦袋挺著,竭力露出水面看風景。
中國水產(chǎn)門戶網(wǎng)報道 過了夏至封海了,市場上小個子的八帶逐漸少了。這個時候,馬蛸來了,長長的爪子經(jīng)常伸到魚缸外面,圓圓的腦袋挺著,竭力露出水面看風景。行了,就是它了!懂行的市民一看馬蛸硬朗的身子骨,馬上知道這種馬蛸的新鮮度,鮮活的25塊錢一斤,剛“犧牲”的20塊錢一斤,花上幾十塊錢買上點,撈回去涼拌熱炒家常燒,燉白菜包餃子蘸辣根,樣樣口感都很好。 腿短的叫八帶 腿長的是馬蛸 很多人分不清馬蛸和八帶,其實馬蛸就是長腿的八帶蛸。市場上常見的八帶有兩種:腿短的叫八帶,嶗山漁民叫它短蛸、坐蛸;大長腿的叫馬蛸,嶗山漁民也叫它長蛸、望潮。長蛸這個名字好理解,望潮這個名字讓人有些糊涂。嶗山漁民介紹,馬蛸喜歡生活在灘涂上,一有潮水涌來,它便會對沖上岸的小魚小蝦發(fā)起攻擊。有諺語云:大頭望潮八只腳,十八后生追不及。立在洞中望潮至,送來蟹蝦吃勿歇。馬蛸身體細長,柔韌性好,一旦被它纏住,小魚小蝦很難逃脫。 從科屬分類來說,馬蛸是一種小型章魚,它的體形沒有一點魚的樣子,不知道為啥專家把它稱作“魚”。爪子上布滿了大大大小小的吸盤,它用吸盤捉食物,爬行。爪子與與爪子的根部之間有蹼連接,用來游泳。也正是因為它的八條像帶子一樣的爪子,因而才得名“八帶蛸”。 馬蛸燉雜魚 懂行的都吃這個 馬蛸雖然也是八帶的一種,但是在市民中沒啥人緣。原因是馬蛸爪子細長軟不邋遢,大部分市民不知道怎么做,處理不好的話,容易像橡皮一樣不好嚼。但是很多漁民卻喜歡吃馬蛸。嶗山漁民中有句話,“短腿的八帶脆嫩,長腿的馬蛸柔軟”。記者在紅島和沙子口采訪的時候就了解到,馬蛸最好的做法是燉著吃。燒雜魚的時候,把馬蛸、立蝦放進去一起燉,馬蛸就變硬了,口感鮮美,還伴有雜魚的香味。把馬蛸改成寸段,加蔥涼拌,也絕對是拿得出手的待客之菜。今年入圍青島市第二屆十大代表菜的蔥拌八帶,據(jù)記者了解,有的酒店其實就是用馬蛸代替八帶拌的。 青島市飯店和烹飪協(xié)會秘書長楊巖介紹,馬蛸和鮑魚有一個相似之處,開始入水煮的時候,容易發(fā)硬嚼不懂。煮的時間再長一點,煮得過一點,肉質(zhì)又變得柔軟了,這種專業(yè)術(shù)語叫回軟。市民下次再處理馬蛸時不妨試試這個法子。 吸盤藏泥沙 加點鹽搓一搓 馬蛸爪子長,有的吸盤里可能會有泥沙藏住,所以在加工之前正確的清洗是必須的。加一點鹽在馬蛸的吸盤上,用手拿住馬蛸的頭和爪,吸盤對吸盤來回搓出黏液,然后放清水中繼續(xù)搓,清洗幾遍泥沙就會去掉了。 一般家庭拌馬蛸的時候都喜歡用水煮,但在煮的過程中,馬蛸本身的鮮度會隨著水分流失不少。為了保證馬蛸最本真的味道,嶗山漁民一般用蒸的方法,這樣會最大程度保證馬蛸的鮮美度。蒸的時候最好頭和爪分開,馬蛸爪子比較細,熟得快,頭比較大,得多蒸一會。國外最新研究稱,馬蛸頭里的墨汁是抗癌的天然良藥,所以這玩意兒不能扔掉,它也是馬蛸身體里最鮮美的“精華”,雖然一口咬下去可能立馬變一口大黑牙,但那種鮮美滋味還是非常值得一試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并未經(jīng)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