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儋州海岸線長240公里,港灣眾多,淺海和灘涂面積達30萬畝,水質好,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海洋漁業潛力巨大。儋州的水產養殖品種主要有對蝦、石斑魚及羅非魚。其中對蝦養殖量較大,蝦塘主要集中在新州鎮、新英鎮、峨蔓鎮、排浦鎮、木棠鎮、白馬井鎮。
據了解,新英鎮及新洲鎮主要是蝦蟹混養,全是土塘,約1萬多畝。排浦鎮大約有3000多畝高位池,白馬井約有3000多畝高位池,2000多畝的土塘,峨蔓鎮近兩年新開發了近1000畝高位池。整個儋州,對蝦蝦塘共約2萬畝。
儋州今年頭造蝦各鎮的養殖情況冰火兩重天,養殖情況好的地方,成功率高得驚人,而養殖情況差的地方,排塘率也同樣高得驚人。
據《農財寶典》記者走訪了解到,儋州對蝦養得較好的鎮是白馬井鎮和峨蔓鎮,兩地的養殖成功率高達90%以上,其中白馬井禾能村有上百口蝦塘,截至5月16日,僅有兩口蝦瑭出現少量死蝦,其余蝦塘,平安無事。該地的蝦塘大多是清明前后投苗,部分投苗較早蝦塘的對蝦規格已有90—100支/斤,再養一個月即可上市。
峨蔓:老塘換新顏
湛江海大飼料有限公司海南儋州片區負責人王廣榮介紹,峨蔓鎮前幾年養殖情況并不理想,蝦塘面積也少,僅有上百畝。他表示,峨蔓鎮的養殖環境其實一直都很不錯,三面環山,當地海灣與周邊其他對蝦養殖區被大山間隔開來,不易受到污染。此外,港灣的水位深,當地的養戶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優質的水源。
王廣榮說,之前養蝦效益不理想主要是因為當地的蝦農管理及技術水平較差所至。他介紹,當地之前開發的蝦塘都是大塘,面積7—10畝/口,進排水等硬件設施與現今的高位池相比,落后許多。養殖戶基本都是本地人,養蝦并不是其經濟主要來源,對養殖技術也并不是很講究,平時根本不舍得使用微生物、藥物,管理水平更跟不上,以粗放的方式管理高位池,養殖效果可想而知。
“以前峨蔓鎮的交通很不方便,加上市場小,很多藥企飼企都視峨蔓鎮市場為雞肋。養殖戶信息交流本來就閉塞,廠家又不重視,這是當地的養殖觀念、技術水平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王廣榮表示,當地對蝦養殖是近兩年才出現好轉,得益于當地交通的改善及養殖戶對先進高位池的改造管理技術的接納使用。
他說,近兩年蝦價高企,當地有養殖戶窮極思變,在了解到其他地區蝦農養殖致富的故事后,按照其他地區的高位池養殖模式,將蝦塘改小,方便管理,加強了水質調控,結果大獲成功。當地養殖戶看到別人改變養殖思路成功后,也跟著模仿,這兩年都養得不錯。
“有養殖戶賺了錢后,今年又開挖新的蝦塘,估計峨蔓鎮今年會增加上百畝蝦塘。”王廣榮對此有些擔憂。他說,峨蔓鎮的蝦塘越來越多,飼料、藥物、種苗市場的增加的同時,養殖環境有可能遭受污染破壞,病害交叉感染的幾率也隨之升高,養殖風險也會越來越大。
白馬井:抽取淡水 嚴控病害水源傳播
白馬井養殖成功率較高的地方是禾能村。據了解,當地的養殖戶基本上是浙江人。蝦塘主要是由以前的羅非魚塘改造而成!耙郧爱數氐某靥琉B蝦也并不是很理想,但這幾年都養得不錯,我覺得主要是他們現在采用的養殖模式較好!焙D夏乘幤箐N售經理李豐(化名)告訴《農財寶典》記者,禾能村的蝦塘經過統一改造,進排水嚴格區分,不交叉。
除了從進排水渠道方面隔離交叉感染,禾能村的養殖戶一般都是一次性進好海水,再逐漸抽取淡水進塘補充水源,模仿珠三角地區,淡化養蝦。
“有地下水,病害少蝦好養!毙掠㈡傦暳辖涗N商林萬堅表示,新英鎮及新州鎮一帶,排塘率高達95%以上,少量養得好的養殖戶就是采用一次進海水,打井抽取地下水的養殖方式。他說,這種方式可以保障養殖用水的安全,切斷水源病菌的傳播!跋窠衲暝S多養殖戶的蝦在投苗后養得不錯,但往往都是在重新進海水后出問題,很有可能是后進的海水因天熱,病菌等不利因素增加!彼f,今年5月,海南天氣炎熱,在中午時氣溫都超過38度!俺槿〉叵滤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降低池塘水溫,對蝦應激少,蝦病也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