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昨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上半年,我市漁業經濟總產出157.25億元,同比增長9.66%。其中,涉漁工業和建筑業產值107.56億元,同比增長7.22%;涉漁流通和服務業產值8.42億元,同比增長10.58%;全市漁業總產量47.17萬噸,總產值41.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39%和16.27%。
今年6月1日起,我市5744艘應休漁船已全部按時進港休漁。據統計,上半年,全市國內捕撈產量32.62萬噸,產值26.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47%和5.47%。從主要經濟魚類來看,帶魚、鰻魚、蟹類的產量有所增長。其中,帶魚產量2.07萬噸,同比增長16.34%;鰻魚產量0.63萬噸,同比增長27.43%;蟹類產量3.86萬噸,同比增長34.06%。
從分作業情況來看,大宗作業中同比生產相對較好的有雙拖、蟹籠、漲網等。其中,雙拖產量1.3萬噸,產值0.9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68%和21.49%;蟹籠產量2.08萬噸,產值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43%和22.77%;漲網產量0.8萬噸,產值0.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52%和27.48%。
上半年,遠洋漁業生產實現增產增效,遠洋平均出海單位173個,比去年增加31個,遠洋總產量13.34萬噸,產值10.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7%和73.96%,產量比去年翻一番,成為我市海洋經濟新亮點。據介紹,上半年,增產的主要原因是今年西南大西洋阿根廷魷魚旺發,生產效益頗豐,到6月底,收成好的漁船累計平均單產達1700噸,同比增產2.5倍。
在海水養殖方面,上半年,全市海水養殖產量1.22萬噸,產值3.8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22%和4.97%。據了解,全市海水養殖減產主要原因是臨港工業的發展,使海水養殖面積逐年減少,上半年,全市海水養殖面積5119公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4.78%。為此,我市養殖戶已積極開展養殖基礎設施建設,啟動新一輪池塘標準化改造,進行保溫大棚設施建設等工作,以延長養殖季節,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單位面積收益率。 此外,今年上半年,得益于魚價的持續上升和遠洋漁業的快速增長,漁民人均收入8380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凈增620元,增幅達8%;勞均收入21790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10元,增幅8%。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