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升溫療法能提高病蝦存活率在研究水溫對南美白對蝦感染白點。╓SSV)的影響時發現,對蝦持續在溫度32±1℃下養殖或在這溫度下養7天后水溫降至28±1℃,感染了白點病的對蝦沒有出現疾病癥狀和死亡。在泰國和拉丁美洲使用水升溫療法后,大大提高了對蝦存活率。
在本文作者的研究中,實驗對象所用的南美白對蝦是從泰國Chantanburi省收集所得,這些蝦通過浸浴和口服途徑來感染WSSV,實驗期間評估水溫和它們產生的相關反應的關系。
能再感染SPF親蝦的病毒被保存在-80℃,接種液是從感染了WSSV對蝦的頭胸甲組織包括鰓和肌肉中獲得。
WSSV的實驗
浸浴處理。在浸浴處理中,180只5g的對蝦轉移到21個90L的含曝氣和加熱的水箱中,然后往水箱中倒入90mL的WSSV接種液。
接種后,其中一組對蝦生活在32±1℃的溫度下,對照組生活在28±1℃的溫度下。其它對蝦生活在32±1℃的溫度下,但分別在1、3、5、7天時,水溫下降至28±1℃。還有一組是空白對照組。每組都有3個重復實驗。
口服處理。在口服途徑中,另外的180只蝦同樣轉移至21個90L含曝氣和加熱的水箱中。首先,給實驗對象投喂按蝦體重10%的患WSSV的病蝦,隨后按蝦體重5%的比例,每天投喂兩次丸狀飼料。
實驗組其中一組對蝦養殖溫度為32±1℃,對照組的養殖溫度為28±1℃。其它實驗組的初次養殖溫度在32±1℃,隨后的1、3、5、7天后,水溫下降至28±1℃。還有一組是空白對照組。每組都有3個重復實驗。
每12小時觀察是否出現疾病癥狀和死亡,直至實驗結束。通過巢式PCR測試和組織病理學來確認對蝦瀕死和存活的狀態。
實驗結果
不管是通過浸浴還是口服途徑感染WSSV的對蝦,持續在32±1℃下生活的和那些感染后在這溫度下生活7天再把溫度降至28±1℃的,都沒有顯示出有WSSV的癥狀和死亡。用巢式PCR和組織病理學來檢測,發現這些存活的蝦對WSSV呈陰性。表1和表2顯示其它實驗組在浸浴和口服感染途徑處理后的42-66小時內觀察到的最初死亡時間。在114-168小時之間觀察的總死亡時間。
能提高存活率
養成池中,即便是使用了溫棚,也不太可能解決水溫問題。但在孵化場育苗期間,利用加熱器,較容易實現水溫保持在32±1℃。但在目前,沒有幾個孵化場的水溫達到這個水平,相比之下,他們的水溫通常在28-30℃,甚至在一些沒有加熱處理器的孵化場,在越冬時期他們的水溫會更低。
雖然在出蝦前會對幼蝦進行WSSV的PCR檢測,但在拉丁美洲和泰國很多養殖場發現,當水溫低于30℃,WSSV就會爆發,當然這只是隨機抽取一些對蝦樣本而不是代表全部對蝦。即便是在有生物安全以及循環水設備的條件下,在初次放苗后的60天,還會出現有因WSSV死亡。一些養殖場經調查決定使用水升溫治療處理7天,其效果顯著,提高了存活率(表3)。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