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連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最大的石總場觀賞魚養殖基地今年第一茬錦鯉魚苗喜獲豐收,僅三個月的時間就產出近1200萬尾魚苗。
去年,秋季余德厚利用溫室大棚,以適應新疆冬季飼養觀賞魚的需要。這樣一來,他的魚苗孵化工作與普通池塘里的相比,就可以提早兩個月進行。為了進一步提升觀賞魚的品質,余德厚還花費十幾萬元,從內地引進了純血統的日本“錦鯉”投放在溫室魚池內飼養。目前,這些種魚已適應了當地的飼養條件,隨著氣溫的升高很快就進入孵化期。如今,孵出黃錦、紅背、大正三色、龍鳳400萬尾,孵出夏花300萬尾,孵出彩鯽夏花400萬尾都已銷售空。
此外,錦鯉繁殖期間,養殖基地還邀請了廣州的技術專家,深入到養殖場開展技術服務,監測水質水溫,建立魚病診斷化驗室,保證了錦鯉的繁育成功。目前擁有10多個品種的石總場觀賞魚養殖基地錦鯉已經形成規模化生產,養殖面積600畝,養殖溫室1200平方米,每年平均有800萬尾魚苗推廣至新疆和廣州、深圳等全國10多個省市。
余得厚去年養殖的觀賞魚除一部分通過烏魯木齊市華凌市場銷往全疆各地外,大部分遠銷到了廣東、海南等地,年收入達50多萬元。
新疆沙灣客戶王兵說,“我是沙灣觀賞魚之家的,我們經常過來拉魚,魚挺好的,品種也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