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從6月起,東海進入為期3個半月的伏季休漁期。這意味著東海的鮮活海鮮將暫別菜場,那么市民餐桌上的海味會減少嗎?
日前,記者在余姚農批市場的海水產區轉了轉,出人意料地發現,帶魚、鯧魚、小黃魚、魷魚、螃蟹等擺滿了攤位,只是數量上較休漁期前有所減少。
“帶魚要不要,小眼睛的內洋帶魚,熱氣的,再過幾天就只有冷凍貨咯。”賣海產的沈師傅熱情地招攬著顧客,“雖然東海休漁期已經開始,但漁民還在陸續回港,所以最近一兩天,還有數量不多的鮮貨賣,接下來幾個月我們主要賣冷凍品和養殖水產,也賣一些進口貨,生意也不會差。”沈師傅淡定地說。
據余姚農批市場水產區區長姜建江介紹,今年已經是東海休漁的第20個年頭了,如何應對這3個半月的休漁期,無論是市場還是經營戶都熟門熟路。休漁后,冷凍水產品將出庫上市,包括帶魚、鯧魚、海鰻、小黃魚、梅魚、馬鮫魚、馬面魚等。進口水產品選擇也很多,如挪威的三文魚,秘魯、阿根廷的魷魚,韓國的鴉片魚以及東南亞各國的鯧魚、帶魚、墨魚等。
另據了解,南海休漁到8月1日結束,黃海到9月1日結束,屆時來自這兩個海域的水產品將先后進入余姚市場,基本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價格也相對平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