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深圳市海洋局局長賴志平表示:深圳海洋經濟建設已呈現“海闊魚躍”局面:基本形成海上交通運輸、濱海旅游、海洋漁業和臨海工業優勢組合的海洋產業格局;深圳臨海工業增加值達140億元,海洋經濟對深圳工業增加值直接貢獻率達19%。
深圳海域劃分了134個海洋功能區。其中港口航運劃定了30個功能區,占用海面積的48.98%;漁業資源利用和養護區劃定了24個功能區,占用海面積15.18%;旅游區規劃了18個功能區;工程用海規劃了26個功能區。
深圳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進程加快。先后建立了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內伶仃島獼猴自然保護區、伶仃洋經濟魚類繁育場保護區、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大亞灣水產資源自然保護區、大鵬灣藍園鲹及沙丁魚幼魚保護區。同時,市政府投資近億元,全面建設鵝公灣、背仔角等4個人工魚礁區,對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的修復起了極大的作用,有效地保護了海洋環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捕產品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