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省繼續在13個定點縣開展養殖漁情信息采集工作,現將1-6月養殖漁情分析報告如下:
一、采集點基本情況
2013年曹妃甸區、豐南區、三河市、永年縣、任丘市、獻縣、安新縣、鹿泉市、冀州市、玉田縣、樂亭縣、昌黎縣、黃驊市13個縣采集點總產量為20870.95噸,占全省同類型養殖模式產量的3.1%。其中,淡水池塘采集點產量為5519.36噸,占全省淡水池塘產量1.8%;海水池塘采集點產量264.27噸,占全省海水池塘產量0.7%,海水吊籠采集點產量15087.32噸,占全省吊籠產量的4.5%。
2014年,經過調整后全省采集點由55個降為54個(海水池塘2個采集點,撤換為1個采集點)。全省漁情采集面積83567畝(比去年增加1.6%),占全省同類型海、淡水養殖面積的4.6%。其中,淡水池塘采集面積7777畝(比去年減少0.9%),占全省淡水池塘面積的1.7%;海水池塘采集面積8290畝(比去年增加12%),占全省海水池塘面積的1.7%,海水吊籠養殖采集面積67500畝(比去年增加0.7%),占全省吊籠養殖面積的7.7%。
采集品種25個,主要為大宗淡水魚類(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鯉魚、鯽魚)、名優魚類(羅非魚、鱖魚、鱸魚、狗魚、黃顙魚、泥鰍、梭魚、黃鱔、鮰魚)、蝦類(青蝦、南美白對蝦、日本對蝦、中國對蝦)、蟹類(河蟹、梭子蟹)、貝類(海灣扇貝、魁蚶)、其它類(中華鱉、海參)等6大類。各池塘養殖采集縣分布(按產量)見圖1。
圖1 海水、淡水池塘養殖采集縣出塘量分布
二、2014上半年養殖漁情分析
上半年,我省養殖生產總體形勢穩中有降。因上年淡水魚存塘量減少、中華鱉成鱉滯銷,使得采集點出塘量、收入明顯減少;淡水產品價格漲跌互現,淡水魚平均價格小幅上漲,1-4月份淡水魚價格平穩,波動較小,5月份淡水魚類價格均呈上揚趨勢,6月份總體回落,成鱉價格仍低位運行;苗種投放積極,養殖熱情高。主要受淡水魚種、蝦類投苗、扇貝投苗、海參投種增加影響,苗種投放整體增加,但蟹類投苗減少;生產投入總體下降,淡水池塘養殖、海水吊籠養殖模式投入均減少;5月下旬,扇貝養殖海域水質出現赤潮,造成貝苗死亡。具體情況如下:
(一)主要指標變動情況
1、出塘量、收入總體減少
上半年,受淡水魚產量、收入下降影響,全省采集點出塘水產品總量1617.85噸,同比減少25.8%;出塘總收入1615.16萬元,同比減少23.2%。其中成魚收入減少24.1%;苗種收入減少16.2%。其中:
(1)淡水魚類出塘量、收入大幅減少 采集點共出塘淡水魚類1607.64噸,同比減少25.7%,成魚收入1353.54萬元,同比減少22.6%。其中:大宗淡水魚出塘1589.31噸,成魚收入1328.19萬元,同比減少26.0%、23.2%。其主要品種草魚、鯉魚、鳙魚、鯽魚出塘量分別減少56.1%、24.7%、20.7%、12.4%,收入分別減少55.0%、18.9%、36.6%、17.8%;其他淡水魚(包括名優魚類等)出塘18.33噸,收入25.35萬元,同比增加32.7%、38.1%。
采集點苗種收入132.21萬元,同比減少32.7%,主要是大宗淡水魚類和淡水名優魚苗種。
總體看,2013年底淡水魚存塘少于2012年存塘量,2014年上半年出塘量明顯少于去年同期,出塘收入、苗種收入也隨之減少。
(2)中華鱉成鱉出塘量、收入大幅下降 采集點共出塘成鱉5.88噸,收入29萬元,同比減少67.7%、74.4%。苗種收入68.1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5倍。受市場低迷影響,養殖戶大量存塘成鱉,不出售,使出塘量減少、收入下降,6月份采集點出售苗種增多。
(3)蝦類、蟹類、海參出塘量、收入增加 采集點共出塘蝦類0.59噸,總收入4.66萬元,同比增加2.03倍、1.65倍,主要是青蝦、日本對蝦;采集點共出塘蟹類(均為淡水河蟹)1.0噸,收入5.58萬元;采集點出塘海參2.75噸,收入22萬元。去年同期未有蟹、海參出塘。
2、淡水魚價格前期運行平穩,波動較小,5月份有較大上揚,6月份總體小幅回落
淡水魚類均價1-4月平穩,波動較小,走勢平緩,與2013年同期走勢相似。5月份淡水魚價格環比上漲40.7%,價格大幅上揚,6月份價格有所回落,環比降2.7%。見圖2。
1-6月份,淡水魚類均價8.38元/千克,同比上漲3.7%。主要品種鯉魚、草魚、鰱魚單價分別為8.6元/千克、13.42元/千克、4.38元/千克,分別上漲7.8%、2.4% 、1.9%;鯽魚、鳙魚單價分別為10.68元/千克、7.74元/千克,分別下跌6.2%、20.2%;梭魚價11.2元/千克,同比跌6.7%;泥鰍31.62元/千克,與去年價持平。
其他淡水產品中河蟹價56.08元/千克,較去年均價漲55.8%;青蝦價格75.74元/千克,去年同期未出塘;中華鱉價49.36元/千克,同比下跌20.7%。
海水產品海參價80元/千克,比去年均價下跌42.3%。日本對蝦90元/千克,同比持平。見圖3-4。
2014年春季存塘魚集中上市,使得價格略有下降,到5月份隨著出塘魚的減少,又受五一節日影響,淡水魚價格出現較大反彈,6月份后除鰱魚價繼續上漲外,其他大宗淡水魚價均有回落。中華鱉延續去年的市場低迷,前期價格較低,4月份價格環比上漲60%,但到6月份價格直線下滑,跌至3月份價以下。
3、淡水魚類種增苗減、貝類投苗積極,蝦類投苗、海參投種增加,蟹類、中華鱉投苗減少
采集點共投魚(蝦、蟹、貝等)苗171603萬尾/萬粒,同比增加3.5%,共投魚(蟹、海參)種796.19噸,同比增加27.4%。
(1)淡水魚類投種增加,投苗減少 全年采集點共投放淡水魚苗3331.8萬尾,同比減少39.0%;投放淡水魚種754.09噸,同比增加21.1%。其中,大宗淡水魚投苗同比減少53.7%,投種同比增加22.2%;淡水名優魚類投種同比增加2.6%。
今年,大宗淡水魚投種大幅增加,主要因春季溫度適宜,2013年存塘較2012年少,空閑池塘較多。投苗減少是因去年成魚價低,許多養殖戶采取投苗養成魚種銷售,而今年養成魚較多,一些養殖戶為了提高成魚產量,投放較大規格魚種,使得魚種投放量增加。
(2)蝦類投苗總體增加、梭子蟹投苗減少,海參苗減種增
扣除采集點更換因素,采集點共投放蝦苗22180萬尾,同比增加19.6%。其中,淡水南美白對蝦投苗同比增加20.5%;海水養殖投放蝦苗同比增加16.2%,主要品種日本對蝦投苗減少19.5%,中國對蝦投苗減少9.9%,南美白對蝦投苗增加1.19倍。
原因:對蝦投苗主要受上年市場的影響。去年,海、淡水南美白對蝦價格好,效益顯著,今年南美白對蝦投苗大幅增加;去年日本對蝦價格跌幅較大,今年投苗減少;因今年中國對蝦苗種單價同比上漲13%左右,中國對蝦投苗減少。
采集點共投放梭子蟹苗325.5萬只,同比減少12.3%;投放河蟹種2.1噸,同比增加5%。2013年我省梭子蟹受南方海捕蟹擠占市場,價格跌幅較大,養殖戶收益較差,今年梭子蟹養殖減少。
采集點共投放海參44萬頭,同比減少86.7%,投海參種40噸,去年采集點未投種。去年苗種價格下降較多,漁民大量投放海參苗,今年采集點更換,新采集點投種量較大。
(3)扇貝投苗增加 淺海吊籠養殖共投扇貝苗145240萬粒,同比增加4.6%。今年投苗是5月份一次性投苗,6月沒有再補苗。總體看,扇貝養殖平穩。
(4)中華鱉投苗大幅減少 采集點投放鱉苗1.5萬只,同比減少90%。受成鱉市場疲軟的影響,養殖戶的養殖熱情減緩,投苗大幅減少。
4、生產投入同比下降,除苗種費、人員工資增加外,其他各項均減少
上半年,采集點共投入資金4867.71萬元,同比減少12.6%。從主要要素看,飼料費986.54萬元(占總投入20.3%)、租金388.27萬元(占8.0%)、水電燃料110.17萬元(占2.3%)、基礎設施294.65萬元(占6.1%)、其他60.9萬元(占1.3%)、漁藥46.4萬元(占1.0%),分別減少8.1%、55.2%、54.0%、52.1%、43.7%、15%;苗種費2596.99萬元(占53.4%)、人員工資383.71萬元(占7.9%),分別增加14.0%、14.7%。按模式分析,淡水池塘投入同比減少0.5%;海水池塘投入同比增加3.4%;吊籠養殖投入同比減少30.6%。見圖5。
總體看,淡水池塘養殖因去年底存塘魚減少,今年飼料費用明顯少于去年同期,池塘租金減幅較大,總體投入穩中有降;海水池塘中因苗種費、人員工資增福較大,使得總投入增加;海水吊籠養殖扇貝投入減少,主要因苗種單價比去年便宜20%左右,使得苗種費減少19.2%,而租金、基礎設施費用也大幅度減少(分別減少72.4%、62.9%),因此使總投入減少。各種養殖模式的水域租金、基礎設施減少多是因今年分月填報,往年均是一次性報送。
5、扇貝養殖海區出現赤潮造成損失
我省春季氣溫較低,采集點病害發生很少。隨著氣溫的增高,6月份病害增加,因病害造成數量損失4.9噸,經濟損失4.69萬元,同比減少77.7%、62.7%。因白洋淀水位持續高位,安新縣聚珠養殖公司養殖場潰堤,造成大宗淡水魚損失36.25噸,經濟損失28.84萬元;青蝦損失1噸,經濟損失6萬元;設備損失6萬元。
5月底,扇貝養殖區域海水水質異常,出現赤潮,造成貝苗死亡,截至6月份共造成經濟損失336.98萬元,同比減少5.2%。
(二)特點和特情分析
1、上半年養殖漁情的主要特點
苗種投放積極,養殖熱情高。大宗淡水魚、南美白對蝦、海參投苗(種)增幅較大,扇貝投苗穩中有增,養殖形勢看好。
淡水產品價格穩中有升,前期價格平穩,5月份均有大幅度上揚。主要養殖魚類鯉魚、草魚均價比去年同期上漲,淡水魚市場形勢開始好轉。
扇貝養殖提前出現海水赤潮,造成死苗現象,造成一定經濟損失。
2、特情分析
(1)養殖品種結構有所調整 從采集點投苗看,大宗淡水魚投放大規格魚種明顯增多,今年以成魚養殖為主,減少了苗種的養殖;而去年蝦價好,收益凸顯,南美白對蝦投苗顯著增加,而日本對蝦、梭子蟹因去年價格大幅下跌,今年投苗銳減。
(2)中華鱉養殖形勢依然嚴峻 上半年,中華鱉價格仍低迷,出塘量明顯少于去年同期,為了緩解經濟壓力,養殖戶抓住時機大量出售鱉蛋。存塘中華鱉的增加,使飼料、人工、水電燃料等投入居高不下,使中華鱉產業陷入困境,已有一些小的養殖場轉產或關停。受市場價格低迷影響,高密度養殖出現了環境問題、產業虧損等問題,南方養鱉大省浙江省開始綜合治理溫棚養鱉業,他們制定了退養轉產等治理措施,減掉了部分產能,大力推行生態養殖模式,提高產品品質,提高畝效益,并保護環境。
我省應抓住這個時機,尋求突破,使我省的鱉產業走出困境。應積極對品種結構和養殖模式進行調整,推廣魚鱉、蝦鱉、鱉菜、以及二段式養殖(先在溫棚養后轉入外塘)等生態高效的養殖模式,轉變過去高投入高產出的養殖模式,采用低投入穩產出的模式,增加適銷對路的產品,提高品質,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若大形勢向好,我省的鱉價下半年能有所回升,屆時養殖戶要適時出塘銷售。
(3)扇貝養殖提前出現赤潮 5月下旬,扇貝養殖海區出現赤潮,比往年提前(往年是6月開始),造成剛投的貝苗死亡。今年投苗是在5月份一次性投苗,6月份沒有補苗。投苗密度比去年高3.9%。截至目前,貝苗死亡損失同比去年略少,但較高密度養殖,水質又差,養殖壓力增大,養殖期間應密切注意海水水質的變化,采取有力措施如水質差時能及時遷到深海區域,以減少損失。
三、2014年下半年養殖漁情預測
根據上半年的生產形勢特點,綜合全國經濟走勢、市場需求等信息評測,對下半年生產形勢預測如下:
1.魚類 魚價在5月開始反彈,預計下半年,魚價能保持一個階段的穩定,屆時養殖者應適時出塘,不應惜售。因上半年淡水魚類投種量增加,淡水魚產量會提高。但也要提防集中上市造成魚價下滑。
2.蝦蟹類 因去年對蝦養殖效益好,今年養蝦積極性仍很高。預計蝦價仍將穩中有升,但應做好病害防治。梭子蟹養殖較去年減少,預計價格會有回升。
3.貝類 扇貝養殖積極性高,但投苗密度較高,若水質差、餌料不足會影響貝類后期長勢和最終產量,要采取措施如水域選擇和加強管理等。
4.中華鱉 隨著南方大省溫棚養殖的綜合治理,中華鱉總產量可能會下降,預計下半年中華鱉價格會有所回升,應抓住時機,積極上市銷售,緩解存塘帶來的各種生產、經濟壓力。
5.海參 海參養殖有好轉,今年采集點將會有較大出塘。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