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我連續放了3批苗,每次養到十多天就死,最久的那批才養到二十天就掛了 ,我這是養苗不是養蝦呀,而且苗都養不活呀,到底怎么回事啊?”吳老板一臉沮喪問道。
對,不少養殖戶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有人在失敗中積累了經驗,吸取了教訓,反敗為勝;而有的人卻因為數次的失敗而失去了信心,把一切都歸咎于那傳說中的“EMS郵政快遞”。
經過仔細詢問吳老板這三批苗的發病情況,基本排除病毒病的可能,應該不是造間傳染(每造蝦之間病原傳染)。所以把問題指向了早期的操作管理,吳老板土塘精養白蝦,沙質底,水源靠海水+地下咸水,洗池進水后習慣用高劑量漂白粉消毒,早期水色難培,培起來以后pH值總是偏高,基本上都在9.0以上。放苗后一星期才開始投喂,蝦苗約2公分,直接投喂0號飼料,0號料不放料臺,一般10萬苗,隨便喂個一斤左右,慢慢一點一點加料。另外,補充一點,池塘是養殖多年的老池塘,平常水體弧菌檢測均比較多。
好,基本情況已經了解了,咱們分析一下他的操作:
1.發病池塘再放苗,未做過多處理。發病-洗池-進水-放苗-發病-洗池-進水-放苗……,沒有給池塘一個恢復期,來減少池底病原數量或等病原毒力減弱。幸好,這幾次不是發生病毒病,沒有發生造間傳染(池塘中甲殼動物攜帶病毒,如藤壺,野雜蟹)。
2.漂白粉高劑量消毒,對水中生物(藻類,浮游動物,菌,原蟲)傷害太絕。消毒后通過幾天的培水再重新培養出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抗逆性較強的一些小型化的藻類、菌類最先繁殖起來,致使水體不穩定,pH值偏高。前段時間遇到一個例子,一個鋪膜高位池使用漂白粉高劑量消毒后幾天,水體中弧菌含量比沒消毒前還高幾倍。什么原因呢?正所謂物極必反,因此廣東有些地方養蝦,放苗前都不消毒,養一段時間再消毒。
3.投喂晚,投料少,忽視了營養的重要性。營養決定體質,體質不好,能不發病嗎?蝦苗在苗場吃什么,吃多少,老百姓知道嗎?豐年蟲、蝦片、其他營養補充劑等等“山珍海味”應有盡有,盡量滿足蝦苗的生長發育,而很多養殖戶一直以為蝦苗能吃藻類,以為水培的越肥越好,讓蝦苗去吃藻類,十天半個月不用去投喂。本來蝦苗在蚤狀幼體及糠蝦早期才吃能攝食藻類,而我們一般放苗規格在1公分左右,這個規格的蝦苗攝食規格在100微米以上的餌料,而正常池塘里面培養出來的藻類多數小于50微米。那又為什么看到蝦苗拉綠色的糞便呢?那是蝦苗攝食藻類死亡后絮凝在池底的底皮和一些大型的青苔、底棲硅藻。
有的人知道,投苗后要投喂飼料,卻不知道怎么投喂。比如投開口料還是0號料,要投喂多少,很多養蝦老手都搞不清楚。近期遇到一老板,水泥池養蝦,放苗35萬,第四天才喂2兩,而我直接建議其喂個七八斤,他頓時傻了,賣飼料的叫他喂2兩,他信了,之所以不接受我的觀點是由于我跟他剛見第一面而已。一個星期后,這個老板主動找上門來了,反映蝦苗都爬墻啃青苔了,怎么回事。“餓的唄!”。話又說回來,賣飼料的、賣苗的這些人又有幾個知道防苗后該怎么投喂、喂多少呢?
有的人放苗后直接投喂0號料,都不管蝦能不能吃的下就直接投、投、投,有人發現料臺里的0號料,蝦苗根本不吃,認為早期蝦苗不吃飼料或攝食偏少,干脆減料或不喂。我的天啊,1公分的蝦苗,你叫他如何能抱得住那么大個0號料,叫你直接吞個西瓜你能吞的下去嗎?
說到這里我就不得不諷刺一下我前段時間看見的一篇學術論文,來自某某高等海洋大學:文章研究白蝦食性,在小水泥池里養殖,同位素標記實驗結果為:前10天蝦苗基本上靠藻類、浮游動物為食物,蝦苗放苗后10天內基本不主動攝食飼料。我去你個淡,蝦苗不吃飼料,那他在苗場吃個啥玩意兒?仔細看了該試驗的過程,蝦苗放苗后直接投喂0號料,我去,1公分蝦苗能吃0號料嗎?這么熱的天,你還不如叫他去吃個西瓜。經過我們長期的觀察,蝦苗到3公分左右時便能順利的攝食整顆0號料,所以一般建議老百姓放苗后投喂開口料至3公分才轉大料。過早轉料,肯定長的不整齊。很多時候我們檢查對蝦胃內容物是雜質、青苔而非飼料,基本上都是跟早期投喂不足有關系。
對對蝦本身而言,個體越小對營養的需求越高。而咱們的老百姓的操作卻截然相反,早期低營養低蛋白壓榨蝦苗,后期高蛋白拼命喂,喂出腸炎、喂出白便、喂出氨氮、亞硝酸鹽。早期蝦苗營養滿足不了,生長發育不完善,尤其是消化、免疫器官不健全,體質差,抵抗力弱,一點風吹草動就完蛋。
思路理清后,吳老板開始第4批蝦的養殖,池塘先連續曬幾天,進水后用殺傷力小的碘制劑消毒,然后培水,等浮游動物起來后放苗,放苗后按每10萬尾蝦苗投喂1公斤/天,每天遞增20%。(水溫27度,蝦苗1公分)投喂開口細粉料,每餐提前發酵飼料半小時后全池潑灑,并保證浮游動物的豐度。蝦苗約2.5公分左右,發現水中浮游動物越來越少,開始逐漸向0號料過渡。蝦苗3公分到5公分,投喂0號料,肝包膜出現,伴隨保肝,此時慢慢加料,避免加料過快,肝胰臟受不了,到1號料開始逐步多喂一些,并內服營養促消化的保健品,長勢很快。
很遺憾的是,吳老板蝦養到四十多天,蝦7-9公分,遇上連續幾天的大雨,雨后晴天,發病——弧菌病,水體弧菌超標,蝦空腸空胃,肝胰臟弧菌感染。雖然失敗了,但吳老板沒失掉信心,因為他知道這次思路是走對了,只怨天公不作美,自己預防不到位,下一次依舊按照這思路來,重整旗鼓,再干一場。
如何保苗,用自己的話總結一下:
有蝦有蟲,有菌有藻,萬物相生,生態穩定;(注:蟲為浮游動物)
營養充足,發育完善,體質強壯,保苗防病。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