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上半年,我區漁業經濟總體呈平穩發展的態勢,總產量、總產值呈增長勢態。1-6月份,全區漁業總產量21.6萬噸,同比增長10.7%;總產值19.3億元,同比增長17.5%。
由于去年海洋捕撈資源波動大,各作業生產不平衡。春節后許多漁船忙于作業和人員調整,加上今年上半年海況較差,出海單位大幅減少,且6月份開始,全區漁船進入全面伏季休漁,因此今年上半年國內捕撈減產增值。統計數據顯示,1-5月份全區出海1550個單位,同比減少158個單位;累計產量11萬余噸,同比減少6.4%;累計產值8.7億元,同比增長0.9%。
遠洋捕撈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區共投產160艘遠洋漁船,同比增加25艘,其中南太魷釣船80艘、金槍魚釣船27艘、印尼拖網20艘、北太魷魚釣35艘。上半年,全區遠洋捕撈累計產量9.7萬噸,同比增長40.9%;累計產值7.9億元,同比增長53.6%。
今年上半年,隨著國內魷魚市場快速拓展,遠洋漁業呈現產銷兩旺的喜人局面。據了解,截至6月底,東南太平洋魷釣(秘魯)累計平均單船產量850噸,最高單產達1000噸,秘魯魷魚上半年平均價格為6000元/噸左右。西南大西洋魷釣(阿根廷)生產形勢也好于去年,到6月底累計平均單船產量1500噸,最高單產達2000噸,魷魚價格平均為10000元/噸左右。
此外,以圍塘養殖為主,淺海養殖為輔的水產養殖也保持著穩定的增長勢頭。1-6月份,全區水產養殖總面積近3萬畝,同比減少3.8%;產量0.8萬噸,同比增長5%;產值2.7億元,同比增長1.4%。6月份以來,部分水產養殖戶啟動水產種苗生產,為二季度大規模放養蝦、蟹、魚苗做準備。同時,啟動新一輪池塘標準化改造,加快發展設施漁業,推進保溫大棚設施的應用,延長養殖季節,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單位面積收益率。特別是朱家尖、六橫對蝦養殖戶使用保溫大棚,養蝦由一茬變為二茬,收益明顯增加。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