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8月份水產養殖病害預測預報
發布時間:2014/7/31 17:32:08 來源:山東三農網 編輯:黃姍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8月,山東的高溫、多雨季節到來,水產養殖動物進入生長旺盛期,投飼量的增加使得殘餌、排泄物增多,養殖水質多變、易惡化,容易引發水產養殖動物的各種疾病。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8月,山東的高溫、多雨季節到來,水產養殖動物進入生長旺盛期,投飼量的增加使得殘餌、排泄物增多,養殖水質多變、易惡化,容易引發水產養殖動物的各種疾病。
一、病情預測
1、淡水魚類:易發生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細菌性敗血癥、錨頭鳋病等,細菌性敗血癥有局部暴發流行趨勢,重點關注內陸淡水養殖區域。
2、海水魚類:易發生腹水病、盾纖毛蟲病等,重點關注沿海鲆鰈類主養區。
3、甲殼類:易發生白斑綜合征、紅體病、纖毛蟲病等,重點關注蝦蟹精養區。
4、刺參:持續高溫和強降雨易導致刺參受災死亡,重點關注沿海刺參室外養殖池塘及底播增養殖區。
二、防治措施
1、對于淡水魚類的“三病”(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可以用聚維酮碘溶液、二氧化氯或三氯異氰脲酸粉等消毒劑全池潑灑進行預防。同時,在飼料中拌入諾氟沙星粉、大蒜素、氟苯尼考粉等抗菌藥投喂,連喂3~5天。
細菌性敗血癥流行季節,每半月可用生石灰濃度為25~30mg/L化漿全池潑灑消毒進行預防;發病時每周全池潑灑2次,同時可拌飼投喂恩諾沙星粉、大蒜素或氟苯尼考粉,連用4~5天。
2、鲆鰈類腹水病的預防,注意保障養殖用水清潔,選擇新鮮無污染餌料,避免投喂不新鮮的雜魚,并嚴格控制投餌量和養殖密度。使用地下鹵水或混合自然海水養殖時還要注意其鹽度變化,特別是夏季多雨季節。鲆鰈類出現腹水病癥狀時,可采取降低水溫、減少投喂量、清除水體中有機污物、加大換水量等措施。
對于盾纖毛蟲病,養殖、育苗用水要經嚴格過濾或消毒處理,避免蟲體隨水帶入養殖系統;加強吸污、換水,清除有機碎屑,以保持池底、水體清潔;保持合理的培苗密度;及時隔離病魚,銷毀死魚;養殖池和養殖工具定期消毒。
3、對于蝦蟹類的白斑綜合征、紅體病,要以預防為主。通過定期換水、適時增氧、施用微生態制劑和底質改良劑等措施,調控好水質。科學、適量投喂,防止水質敗壞。定期利用大蒜素和維生素C等拌飼投喂,提高蝦蟹的免疫力。
預防蝦蟹類的纖毛蟲病,可采取嚴格過濾消毒育苗用水、池塘清底并消毒、定期換水、適量投餌等措施;纖毛蟲數量不多時不必治療;纖毛蟲數量多時,可根據蝦蟹的生長階段進行治療,養成期疾病的治療,可用茶粕全池潑灑,濃度為15-15mg/l。待蝦蟹蛻殼后,大量換水。親蝦越冬期的治療:每立方米水體每日使用1次[規格(以本品計):60%]硫酸鋅粉0.75-1克,用水稀釋后,全池遍灑;病情嚴重時,可連用1-2次或使用硫酸鋅三氯異氰脲酸粉,其用法用量按產品說明書。對于蝦蟹幼體的固著類纖毛蟲,除了改善餌料,加大換水量,調整好適宜水溫促進幼體蛻皮外,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
4、為預防持續高溫、強降雨引發刺參災害,建議養殖者根據當地條件采取如下措施:高溫時節,建議有條件的可在池塘上方設置遮蔭網,或將刺參移入工廠化養殖車間暫養;提高池塘水位,水深最好在1.8m以上;科學采取增氧措施,應在夜間氣溫較低時開啟增氧機增氧,白天高溫時不宜開機;密切關注養殖水源狀況,在溫度、鹽度適宜時可加大換水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