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我市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達到6855公頃,占全省的43.9%;年養殖產量達到5.93萬噸,占全省的49.18%;年加工產量達到3.78萬噸,占全省的62.61%;年加工產值近19.5億元,占全省的45.70%。其中,年養殖產量和年加工產量均居全省第一位。這是記者日前從市漁業行業協會獲悉的。
養殖:福長羅“三足鼎立”
據市漁業行業協會副會長韓敏生介紹,南美白對蝦是我市主要養殖品種之一,養殖區主要分布在資源豐富的福清、長樂和羅源,已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福清市從2004年開始引進試養南美白對蝦并獲得成功,現有養殖面積5.12萬畝,年產量2.53萬噸。養殖面積千畝以上的養殖企業達到10家,擁有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家。長樂市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達到1.6萬畝,年產量2.07萬噸,主要以工廠化養殖為主,高位池精養模式約占養殖總面積50%。
羅源縣也是南美白對蝦主要產區,現有養殖面積1.67萬畝,年產量近萬噸。近年來,松山圍墾區內蝦塘被大量征用,養殖面積大幅度減少,不少養殖戶紛紛到省外尋找出路。據不完全統計,羅源縣在江蘇等省承包的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達11.5萬畝,相當于目前福州市全部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產量達4.7萬噸。
羅源縣的養殖戶還走出國門,開辟境外養殖場。今年1月,羅源縣農興水產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恒盛昌(福建)投資有限公司正式簽約合作,在印尼瑟蘭島開展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總面積達7600公頃,可開發蝦池4000公頃,目前已建成276公頃,還有育苗場15公頃。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南美白對蝦22.5萬噸。
加工:福清“一枝獨秀”
目前,我市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已經基本形成了從苗種、養殖,到加工以及飼料、病害防治配套的完整產業鏈。其中,地理位置優越的福清市龍田鎮在南美白對蝦加工方面一枝獨秀。去年,龍田水產品加工園區被省海洋與漁業廳授予首批“福建省現代漁業產業園區”稱號。
在該園區內,現有產值億元以上南美白對蝦加工企業4家,年加工南美白對蝦近3.9萬噸。其中,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福清市東威水產食品實業有限公司從2003年起加工南美白對蝦,產品包括蝴蝶蝦、鳳尾蝦、面包蝦、去頭蝦、蝦仁等多種蝦類產品,年加工1.5萬噸左右,產值近10億元,產品一半以上出口韓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轉型:面臨不少挑戰
據韓敏生介紹,我市南美白對蝦產業目前仍然存在苗種短缺、招工困難、綜合利用率低等問題,轉型升級仍存不少挑戰。
“羅源縣雖然養殖規模龐大,但至今仍然沒有規;哪厦腊讓ξr育苗場,每年苗種缺口約65億尾。福清每年苗種需求量約100億尾,大部分苗種須從廈門同安區等地購買!表n敏生說。
養殖病害也時有發生,一些小企業由于缺乏技術人員,遇到病害往往束手無策。去年,EMS(俗稱早死病)流行導致我國南美白對蝦大規模減產。
招工困難也是加工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福清市誼華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春節前后他們公司都面臨招工難問題,用人缺口達300人至500人。
為推動我市南美白對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韓敏生建議相關部門從資金、政策、技術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注重挖掘現有資源、擴大養殖面積的同時,積極推廣先進技術、實施種業工程、提升加工水平,形成產業鏈。他還建議在主要產區建設南美白對蝦交易市場,以加快產品的流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