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7月份,王蘭莊鎮橫沽一村對蝦養殖戶肖那思的第一茬南美白對蝦喜獲豐收,獲得純利潤約80萬元,顯示了大棚雙茬對蝦養殖的優勢。
肖那思是王蘭莊鎮寶豐對蝦養殖合作社負責人,今年開春,他多次到山東青島考察,引進了大棚雙茬對蝦養殖模式,建起一座占地4畝的高標準鋼結構溫室大棚,同時改造淡水養殖外塘100畝。
水溫決定對蝦的生長速度,最適宜對蝦生長的水溫為攝氏28至30度,大棚晝夜溫差不超過3度,且溫度可控,為對蝦快速生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一般養殖戶投放蝦苗的時間在“五一”前后,而在4月初,肖那思就已將南美白對蝦苗投至大棚中。5月初,一般養殖戶開始將長度一厘米左右的蝦苗投放到露天蝦池時,肖那思投放到外塘的蝦苗已長至四五厘米。
養蝦的最大風險就是對蝦發病,讓對蝦患不患病的關鍵是創造良好、穩定的養殖水環境。肖那思改造后的外塘形如鍋狀,采用底部增氧和水車式增氧兩種方式,塘水在幾臺增氧機的帶動下輕微循環,池底的蝦料、蝦糞、褪掉的蝦皮、殘留的藥物等隨塘水轉至池底;塘邊建有水泥砌成的排污池,連通塘底和邊溝,池中豎起三根直徑約15厘米的PVC管,利用連通器的原理,排污時只需拔掉管子,聚集在“鍋底”的大量污垢即可迅速排至邊溝,操作簡便快捷。
6月中下旬,肖那思的第一茬對蝦長至50頭,他陸續出蝦上市。因當時市場上沒有活蝦,他的蝦批發價賣到每斤20多元仍供不應求,改造后畝產千斤的百畝蝦池為他帶來了約80萬元的純利潤。如今,肖那思的第二茬500萬尾對蝦從大棚分至外塘已有半個月,現已長至七八厘米,預計9月中旬上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