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立秋已過,第一造蝦的養殖已經進入尾聲,近期2014華南地區蝦王爭霸賽捷報頻傳。珠海斗門蓮洲的蝦王爭霸賽參賽選手施遠強土池畝產突破千斤,在這個急性肝胰腺壞死癥當道的行情下,實屬不簡單。
據了解,施遠強參加比賽的那口蝦塘4.5畝,今年4月9日投苗,合計投放一代苗18萬尾,投苗密度4萬尾/畝,經過70多天養殖,達到41-42支/斤的規格,6月23日抓蝦,產量4518斤,銷售價格19元/斤,畝產1004斤,畝產值19076元。
成績:5口蝦塘穩賺32萬
“朋友說如果剩下的這口塘能賺4.5萬元,加上之前賺的32萬元,就算我下半年不干活,所賺的錢均攤到一整年時間,今年每天也能坐收1000元。”施遠強說。據了解,施今年的收成很不錯:截至目前,6口合計50畝水面的蝦塘抓了5口蝦塘,32萬元利潤已經穩穩“落袋”。剩下的那口4畝蝦塘,蝦規格已達36支/斤左右,施遠強保守估計這口塘能賺4.5萬元。
據了解,施遠強在珠海養蝦已經有8個年頭,近5年來,他每年都是賺錢的那一小部分人。“今年目前賺了32萬,去年賺了47-48萬,前年賺了31萬。”施遠強對數字非常敏感,每一年的盈利數目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里。
施遠強是一個樂天派,從言語中能夠感受到他的樂觀和幽默。而他對自己蝦塘產量也并非盲目估算。“不止一個蝦中來我這里抓蝦抓到虧本。”施遠強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有一次賣蝦,他預計能抓6000斤左右,但蝦中不太相信,因為如今蝦太難養了,經常是叫了大車來裝蝦,結果只能裝3000斤左右。蝦中認為施遠強高估了蝦塘產量,為了節省成本,蝦中只叫來了一部能裝4000斤左右的運輸車。結果一拉網,果然有6000多斤,蝦中只能臨時調配車,因為調配過程耽擱了不少時間,蝦在等待途中也出現了一些損耗,施遠強估計蝦中那次可能虧本了。
秘籍:一代苗勤投料,肥水抗應激
施遠強近5年養蝦之所以都能盈利,這與他的養殖管理以及對賣蝦時間的把握有很大關系。施遠強是浙江人,每年年底都會回老家過年,所以冬天他會把蝦塘的水抽干曬底,第二年清明左右才開始一年的養殖,選擇低密度魚蝦混養模式,“每口蝦塘放20條左右草魚,7-8條埃及塘鲺。使用一代苗,對蝦密度放4萬尾左右/畝。”施遠強說。
施遠強告訴記者,投苗后,一定要慢慢加水,前3天每天加5公分左右,讓蝦苗慢慢適應池塘水質。10多天后開始肥水,因為肥水體有利于應對天氣變化,特別是陰雨天。“混養的魚要在蝦上罾之前投放到池塘。”
在喂料方面,施遠強跟大多數人的看法不一樣。“要保證蝦吃飽,”施遠強認為如今對蝦病害嚴重,養殖時間越長,風險就越大。他選擇用一代苗,同時投料充足,保證蝦的正常攝食,蝦才能長得健康、長得快。他一天給蝦喂兩餐,每天觀察蝦罾。“如果蝦吃料吃得快,就算有幾只偷死問題也不大,可以繼續養下去。但是,如果蝦不吃料,而且還有死蝦,那就得趕緊賣掉。”據介紹,2013年施遠強有一塘蝦在30多天的時候出問題,當時才100-150支/斤,塘頭價10元/斤,及時賣掉后能基本保本。
在水質調節方面,施遠強從不含糊,他認為蝦出現輕微偷死癥狀時,就表明水質是有問題的。特別是在高溫季節,他會選擇在水溫比較低的傍晚或者早上潑灑多維、有機酸對水體進行解毒。
而對珠三角蝦農最頭疼的持續陰雨天氣,施遠強也有一套自己的法子應對。“連續陰雨天最重要的是保持水的肥度。”施遠強說,肥水能夠更好地應對環境變化,減少對蝦應激,當發現水有變清的跡象,就用氨基酸、肥水膏之類的產品把水肥起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