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9月份,隨著氣溫的逐步回落,將進入冷暖空氣交替階段,預測河南省養殖水溫平均在25-28℃之間,池塘上下水層對流頻繁,殘餌、淤泥等還原性物質極易被帶到上層水體,造成水層氧氣提前被消耗。加上今年持續干旱少雨,一些水庫、池塘嚴重缺水,水庫、池塘載魚量明顯偏大,如遇到悶熱、暴雨等不利天氣,極易引起魚類缺氧浮頭或泛池,并誘發各類疾病。
一、病害預測
1.魚類:鯉、鯽、魴魚易發錦鯉皰疹病毒病、細菌性敗血癥、爛鰓病、腸炎病、車輪蟲病、孢子蟲病和指環蟲病等;草魚易發草魚出血病、細菌性敗血癥、爛鰓病和腸炎病;鰱、鳙魚易發細菌性敗血癥、腸炎病、錨頭鳋病等;斑點叉尾鮰易發鮰腸敗血癥和車輪蟲病;關注全省各養殖區,重點是沿黃高密度集約化區域。
2.蝦、蟹類:河蟹易發水腫病、黑鰓病等。重點關注豫東和豫南養殖區域。
3.爬行類:中華鱉易發腮腺炎病等,重點關注豫中和豫西南中華鱉養殖區域。
二、防控措施
1.加強水質管理。適時加注新水,每天監測養殖水質理化因子pH、溶解氧、氨氮和亞硝酸鹽;養殖過程每7~10天使用二氧化氯或碘制劑等消毒劑消毒一次水體,3~5天后使用微生物制劑調理水質;注意日常增氧,晴天中午開動增氧機1-2小時,保證養殖水體溶解氧在4.5毫克/升以上。
2.科學投喂。堅持“四定”原則,投喂八成飽即可;定期投喂藥餌,增強養殖魚類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3.加強生產管理。每天堅持早中晚巡塘3次,注意觀察水質和養殖對象的活動與攝食情況,對離群獨游、游泳失衡、攝食不正常、體色反常等情況及時處理;發現死魚要及時撈起挖坑深埋,防止病害擴散蔓延。
4.輪捕輪放。達到上市規格的要捕撈上市,減少池塘載魚量,并及時放養魚種。
5.治療措施。魚類細菌性敗血癥可外用二氧化氯全池潑灑,內服磺胺間甲氧嘧啶鈉粉或甲砜霉素粉;爛鰓病、腸炎病可外用三氯異氰脲酸粉或濃戊二醛溶液全池潑灑,內服氟苯尼考粉,腸炎病也可用大蒜素拌餌投喂;鮰腸敗血癥可外用10%的聚維酮碘溶液全池潑灑,內服恩諾沙星粉拌料投喂;蝦、蟹類細菌病:河蟹水腫病可用氟苯尼考粉;爬行類細菌病:腮腺炎病可用磺胺類藥物拌料投喂;魚類車輪蟲病可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孢子蟲病可用鹽酸氯苯胍粉,指環蟲病、錨頭鳋病可用甲苯咪唑或精制敵百蟲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