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最近,《今日》欄目接到不少熱心市民的電話反映,雖然還在休漁期,但是市場上已經能見到一些商販在出售鲅魚,而且都是一些沒長大的鲅魚苗,看著就讓人心疼。
上午9點,記者來到了鎮江路立交橋下的菜市場,在這里幾乎每家海鮮攤位上,都能見到鲅魚苗的身影。長度從十幾公分到二十幾公分不等,小的2塊錢一斤,大的5塊錢一斤。商販告訴記者,比起成年的鲅魚來說,這些鲅魚苗要便宜得多,味道還十分鮮美,都是早晨剛上的貨。想買一定要快,過一會就搶沒了。
有位商販告訴記者,在這個市場里,自家的鲅魚苗賣得最好,這是有“竅門”的。因為苗小,按照以往大鲅魚的做法并不好吃,想要味道鮮美,一定要做成鲅魚水餃。所以,只要在他家攤上買鲅魚,加一塊錢就可以給加工成鲅魚肉餡。
商販們說,這些鲅魚苗都是來自沙子口和城陽的碼頭,已經賣了很久了。每年休漁期快結束,都是鲅魚苗賣得最火的時候。
另外,還有市民說,櫸林山市場上,也有這種休漁期內販賣鲅魚苗的商販,有的一條僅有3兩重。
上午九點多,記者來到櫸林山市場,走了沒多久,就在賣海貨的四家攤位上,看到了鲅魚苗的身影,選購的人還真不少。
商販們不斷吆喝自己的鲅魚便宜又新鮮,可是記者看到,這些鲅魚苗也就20厘米長,顯然還沒長大。現在又是休漁期,那這些鲅魚苗是從哪里來的呢?
記者找到了市場管理所,負責人表示,現在南方休漁期已經結束,市場上銷售的鲅魚苗可能是從南方來的,商販只負責進貨,至于在哪打到的魚、進的什么貨,他們也沒法管。
商販們都說自己的魚是從沙子口漁港進的貨,那么,事情果真如此嗎?隨后,記者來到沙子口漁港,看到捕撈漁船都?吭诎,也有沒收購船銷售海貨的現象。
另外,記者從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8月20號開始,部分漁船已經開始捕撈作業,但是僅限使用定置網和流刺網,主要捕撈人工放流的增殖對蝦。
不管這些鲅魚苗是從哪里來的,這個時間,它們都不應該出現在市場上。希望商家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廣大市民也不要只圖一時嘴饞,應當拒絕購買幼魚,保護漁業資源;另外,市場監管方和漁政部門也要加大監管,讓鲅魚苗從捕撈源頭和流通過程中消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