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1日,第四屆水產養殖圓桌會議(TARS)在泰國普吉島舉行。本屆會議以亞洲對蝦產業的復蘇、復興與繁榮為主題,邀請了多國著名學者與商業人士作為報告嘉賓。會議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市場、病害、養殖與營養。本文節選了部分嘉賓的觀點。
泰國Cargill技術經理:Daniel F.Fegan
創新的養殖技術難克服病害問題
經歷了過去三十年,亞洲對蝦養殖業在全球行業中的地位已無可動搖。然而EMS事件反映了產業的優勢與劣勢、機遇與挑戰。亞洲對蝦產業的優勢包括創新的技術(生物絮團技術、良種選育)、豐富的養殖經驗、細致的行業分工、有力的政府支持;劣勢表現為缺乏原材料安全質量保障、從業人員缺乏責任心與遠見、政府缺乏明確的條例法規;全球強勁的對蝦需求量與科技的突破為行業帶來了機遇,然而原材料價格上漲、資源的日益匱乏、資金緊張與創新的科技難以克服疾病問題成為了亞洲對蝦產業的最大挑戰。
法國水產專家:Herve Lucien Brun
申請認證是否真的有必要?
市場價格取決于供給與需求的雙重關系,曾有謠傳認為暫時性的蝦價的下跌是由于EMS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其實不然,歐美日需求量的下降才是價格下跌的真正原因。另外,客戶對產品的特別需求應該計算在如飼料、種苗一樣的生產成本中。全球水產業各種認證多達幾十個,申請認證是為了滿足小眾市場的特別需求,雖然提高了售價,但增加了生產成本,同時也意味著大眾市場客戶的流失,這時候需要企業家做精心的利弊權衡。
泰國冷凍食品協會名譽主席:Panisuan Jamnarnwej
大規格蝦在泰國市場成為稀貨
泰國曾多年作為世界冷凍蝦的主要供應方,其產品的賣點表現為全年充足的供應、優良的品質與合理的價格。2010年,當EMS剛剛被發現,泰國首次出現原料蝦短缺的情況。經過多年困擾,EMS為產業帶來了不確定性因素:泰國蝦農為降低風險縮短養殖周期,大規格蝦在市場上幾乎很少見到;與此同時,出口商不再接收長期的訂單,不再保證出口蝦的規格。可以看出泰國蝦產業正在重新洗牌。
印度Mayank水產公司經理:Manoj M.Sharma
印度南美白對蝦養殖起步
與泰國、越南、印尼相比,印度屬于新興的對蝦養殖國。2009年,為解決斑節對蝦多年白斑病害問題,南美白對蝦正式在印度推廣養殖。對于已有二十多年斑節對蝦養殖經歷的蝦農來說,南美白對蝦是一個新的外源品種,需要耗費相當的精力在養殖方式上做出調整。2013年,在蝦原料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部分養殖戶成功賺取巨額利潤,并在2014開發更多的土地用于養蝦,當然,這也會促進疾病在新興地區的傳播。
泰國Centex Shrimp主管:Timothy W.Flegel
一種12k相對分子質量的蛋白質或為EMS/AHPND毒素
從我們的攻毒實驗中發現,不同AHPND病菌的毒性各不相同,并且在DNA測序中發現副溶血弧菌的毒性由細胞質基因控制。2013年12月我們發現了攜帶致病基因的質粒,該質粒的感染力為97%。在此基礎上,我們使用分子探測方法發現了上清液中含有12kDa蛋白質,我們鑒定了毒素的蛋白質序列,并得到100%感染力的測試結果(原文可從網站www.enaca.org下載)。接下來,我們將用大腸桿菌作為載體測試基因的表達并開發更先進的檢測方法取代之前的AP1與AP2方法。
灣國立成功大學教授:Chu-Fang Lo
抗WSSV基因標記可用于對蝦標記輔助選育工程
WSSV感染甲殼動物一般通過兩種方式:感染與復制、突破宿主免疫屏障。臺灣成功大學的研究方向不是尋找方法防止病毒與宿主接觸,而是抑制病毒的復制。利用新一代的基因表達分析系統(NanoString-nCounter Analysis System),臺灣成功大學發現152個WSSV抗病毒備選基因標記,通過評估后分辯每個標記的優劣,為標記輔助選育提供技術支持。
臺灣國立成功大學副教授:Han-Ching Wang
節肢動物存在特異免疫系統
脊椎動物的特異性免疫系統機理已充分被認知,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無脊椎動物也存在特異免疫。研究發現,對蝦Dscam(唐氏綜合癥黏附分子,其基因在人類胎兒神經發育期過度表達可引起21三體綜合癥)具備了多樣性、特異性與記憶力等功能,符合特異性免疫的條件,研究潛力巨大,可在此基礎上開發對蝦抗病毒疫苗。
泰國SyAqua集團遺傳育種項目經理:Thomas Gitterle
抗病品系選育的理論與方法
根據近20年的對蝦選育經驗看,桃拉病毒抗病品系經過三代選育,抗病力能從30%提升至80%。抗病基因頻率越低,表明抗病基因數量越少。在低抗病基因頻率的種群中選育可能導致遺傳瓶頸問題,這時候就需要引入新的種群以保證遺傳多樣性。在不同基因位點建立金字塔結構模型的方法將成為一種實驗思路。
美國BioMar研發員:Camilo Pohlenz
海洋漁業整體剖析:營養與病害的關系
動物營養直接影響著動物的生長速度,也影響著動物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受疾病感染后,動物需要通過攝入更多的營養來完善自身免疫系統。魚類養殖業中的營養學與疾病問題的研究已開展多年,而對蝦的養殖業往往也可以從中汲取一些經驗教訓。
加拿大Jefo Nutrition Inc.生產部經理:M A Kabir Chowdhury
酶在對蝦營養中的應用
現今許多酶制劑添加于蝦料中用于幫助飼料的消化,例如蛋白酶與磷脂酶用于輔助蛋白質與磷脂的消化,也作用于脂肪的乳化;纖維素酶用于加速分解飼料中的植物纖維成分等等。然而酶制劑常表現出熱不穩定、易泄漏、酶與酶的拮抗等問題,一些廠家生產混合酶制劑,卻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但總而言之,應用酶制劑將成為養蝦營養供應的方式之一。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