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從養殖籠里撈出一堆爛得只剩下空殼的鮑魚
當幾只麻袋被村民倒提起來,嘩啦啦傾倒出來的鮑魚伴隨著一股惡臭,傾倒在海面養殖場的木板上時,圍觀人群紛紛退后一大步。羅源灣里,鮑魚的死亡數量從半個月前的一兩只/籠,每天直線上升,近幾日內,原本裝有180粒鮑魚的籠子里,已有大部分離奇死亡。有村民統計,整個碧里村鮑魚養殖場,存活率估計只剩下一成。
碧里鄉相關負責人表示,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近來天氣原因所致。但養殖戶們并不認可。
昨日,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已赴羅源介入調查。
羅源灣里200個養殖戶的鮑魚大面積死亡
吳鐘煌把又一個鮑魚養殖筐從海水里提上來,打開發現,鮑魚又死了一些。他從筐里揀出新發現的死鮑魚,這些鮑魚魚肉萎縮,成了一攤爛泥。
“本來一筐裝180個,再過個把月就可以上市了!边B日來的鮑魚死亡,讓吳鐘煌很沮喪。幾年前,他在距羅源灣碼頭近千米的位置,辟了一塊海面做鮑魚養殖,但照今年的情況來看,顯然要虧本了。
他的情況并非個別,在羅源縣碧里鄉碧里村,光依靠鮑魚養殖為生的村民就有200戶。每年上半年的2月份和下半年的11月份,養殖戶們采購小鮑魚進行養殖,往年的這個時候,再過個把月,就可以將個頭大的鮑魚賣入市場了。但今年8月中旬,養殖場的鮑魚突然一只接一只地死去。
“一開始一籠里面死一兩只,還比較正常,我們也沒在意!睋幻迕窠榻B,鮑魚按照個頭分為大、中、小三種,根據經驗,大家養殖鮑魚時裝籠的規格,多是600粒小的裝在一大籠里,等個頭漸大再分裝開來,按照規格,一個六層籠里,通常有180粒鮑魚,按照往年正常的死亡率,收成可以有90%。
“但是現在,一籠里面只剩下一二十粒了!本嚯x碼頭不到一千米的這塊海面上,密密麻麻架滿了木板和養殖戶們的船只,放眼望去,每一戶門前都立著鼓鼓的蛇皮袋,這是近幾日死去的鮑魚被裝袋處理。
吳鐘煌伸手將自己門前的袋子一拉,一股惡臭在鮑魚之前先被倒了出來,圍觀人群忍不住掩鼻退后一大步。這些已經滋生了蚊蟲的鮑魚,早已腐爛得沒有了魚肉,只剩下黑漆漆的鮑魚殼,在陽光曝曬下發出惡臭。
相鄰海面100個養殖戶的黃魚也大面積死亡
不僅如此,相鄰的黃魚養殖場,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昨日,東南快報記者乘船前往黃魚養殖場,尚未靠近,便聞到空氣中散發出來的陣陣惡臭。海面搭就的木板小道上,裝滿了打撈上來腐爛的黃魚。幾名養殖戶合力拉起一片網,翻著白肚皮的小黃魚大片涌現出水面。有瀕臨死亡的魚兒,在水中艱難游者,表皮已經開始腐爛。
“也是在8月中旬的時候開始的!秉S魚養殖戶王開盛介紹,和鮑魚的情況一樣,一開始,魚兒死亡的數量并不多,但不知為什么,最近幾日,死亡數量突然大幅度攀升。5個月前放下的魚苗,眼下只剩一成不到。而死亡數量,還在持續上漲。
據碧里村村委會主任介紹,該村的鮑魚養殖戶和黃魚養殖戶加在一起,約有300戶。對于養殖產品大量死亡的事情,他前天已經前往現場查看,但對于具體原因,則不好判斷。
“村民們懷疑是水污染,但具體是不是,還不好說!彼Q,鄉鎮一級也已關注到此事。
鄉政府稱天氣原因導致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介入調查
東南快報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養殖場附近沿岸,毗鄰華東船廠、羅源灣碼頭,不遠處還有幾個鋼材廠。當地村民稱,雖然沒有明顯的排污管道,但他們認為,養殖產品的死亡,主要是因為水質遭受到這些工業污染所致。
但碧里鄉政府相關負責人則回應,養殖產品的死亡,主要是受近日以來的天氣影響所致。
“近期高溫悶熱,水溫較高(在29℃以上),天氣變化異常,雨水偏多,又逢小潮水,水流交換不暢,導致的鮑魚大面積死亡。”相關負責人稱,養殖場海域里可能有一定的水質污染,但該污染并不足以造成養殖產品大面積死亡。
“比如生活垃圾,也會對水質產生污染!彼硎,除了碧里村之外,鄉鎮和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前往毗鄰幾個村走訪發現,也出現不同程度的養殖產品死亡事件!暗鹘粨Q情況較好的養殖場,情況會好一些!
他介紹,受羅源灣地形影響,碧里村養殖場所處的水域,恰巧水流交換情況比較糟糕,因此死亡數量較多,其他幾個村落雖有死亡現象,但沒有那么嚴重。東南快報記者從當地氣象部門和村民處分別了解到,近段時間,羅源縣時常有不同程度的陣雨。
但對于這種說法,當地養殖戶們并不認可。
昨日,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前往現場,進行調查取證。
“初步判斷,海水中的溶氧含量較少!睂τ诰唧w死亡原因,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樣品尚未完成監測,不好貿然下結論。
延伸閱讀
2011年閩江古田段死魚原因為水域溶氧量低
記者了解到,溶氧量是水域中所含氧氣的溶解量,一般來自空氣中氧的供給,或水中植物,如植物性浮游生物底大型底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其含量隨著水溫、大氣壓力及海水之鹽度而異。
早在2011年9月份,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和福建省環保廳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組成聯合調查組,對閩江古田段養殖網箱死魚事件進行調查。通過現場查看、走訪調查、水質監測和魚類樣品檢測分析、污染物排查及氣象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初步查明,閩江古田段養殖網箱死魚事件的原因是由于該水域溶解氧含量低,致使養殖魚類缺氧死亡。
當時分析,造成溶解氧低的主要原因為:一是8月26日前,我省持續35℃以上高溫天氣,造成該水域水溫普遍較高,2011年8月27日后,受臺風“南瑪都”大量降水的影響,大面積水體表層水溫驟降,致使庫區底層低溶氧水體與表層水交換劇烈,造成溶解氧含量急劇下降,出現通常所說的“泛塘”現象;二是2011年8月30日,水口鎮、黃田鎮區域的降水量分別高達149.1mm、102.3mm,暴雨沖刷地表的面源耗氧物質進入該水域,加劇消耗水體溶氧所致。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