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朱娟娟 通訊員朱鴻達)不必親自到臺灣,也能在當天品嘗到新鮮捕撈的臺灣水產品。隨著對臺小額貿易的快速發展,泉州已成為大陸臺灣水產品進口量第一的口岸。臺灣漁民捕撈的魚鮮當天下午就能從金門抵達泉州,再經由泉州口岸集散運至全國各地,讓兩岸同胞餐桌實現“一家親”。
今年前8個月,泉州檢驗檢疫局共檢驗監管小額貿易方式進口臺灣水產品2.5萬噸、貨值1915.4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6倍和3.9倍,進口量居大陸各口岸第一位,超過50%的臺灣水產品從泉州口岸登陸。
從進口的臺灣水產品種類來看,主要有凍魷魚、凍秋刀魚、午仔魚、凍鯖魚等。其中凍魷魚1.24萬噸、同比增長68.4倍;凍秋刀魚9279.4噸,同比增長10.4倍。這些臺灣水產品以價廉物美深受消費者青睞,正源源不斷地經金門轉運泉州石井后直接銷往福建各地和廣東、浙江、上海等地市場。
據了解,泉州與金門島一水之隔,兩地相距僅6.5海里,而泉州石井對臺小額貿易點距金門航程不過1.5小時。小額貿易船舶機動便捷、運輸成本低,為臺灣水產品登陸創造了有利條件。加上2013年起實行的ECFA零關稅政策,使得臺灣水產品更具價格優勢。當前泉州石井以對臺小額貿易方式進口臺灣水產品已呈每周4至6航次的常態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