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是福建南美白對蝦和革胡子鯰混養的發源地。傳統粗放型的土池混養模式里,20多元/萬尾的土苗是養殖戶養蝦首選的苗種,隨著近年蝦價持續高漲,土苗的質量退化,一代苗、二代苗等優質苗種在撬動羅源這個粗放的養殖市場。據了解,2014年投放優質苗的養殖戶普遍有不錯的收益,40-50支/斤規格的蝦,畝產在400-500斤左右。
臺風帶來的混養模式
羅源南美白對蝦蝦混養革胡子鯰的養殖模式來自于一場臺風災害。
“2005年前,羅源也是純養南美白對蝦的,龍王臺風過后,人們才認識到革胡子鯰和對蝦混養的好處。”羅源縣的飼料經銷商姚家騰告訴記者,2005年超強臺風龍王襲擊福州,當時羅源灣很多池塘被沖毀,魚塘被淹,而其中一個養殖戶養了一塘革胡子鯰,塘基也被沖毀,導致革胡子鯰游到蝦塘里面去,養殖戶也沒辦法,臺風過后也只好養下去。后來,奇怪的事情就發生了,其他蝦塘的蝦都陸續發病了,產量很低,而混有革胡子鯰的蝦塘卻沒有發病,那位養殖戶還賺了不少錢。
就這樣,革胡子鯰和對蝦混養的模式在一兩年后在羅源地區迅速鋪開。2010年后,羅源灣大量池塘被征用開發,羅源人離開家鄉,到福建的其他地區、海南、廣東、浙江甚至印尼去養蝦,也把這種混養的模式帶到各地。
高蝦價凸顯優質苗優勢
據了解,羅源灣區域養蝦主要以本地人為主,基本上不用付塘租,3-4畝配一臺增氧機,這種粗放型的養殖,土苗是養殖戶的不二之選。“正大苗要330元/萬尾,一代苗要230元/萬尾,而土苗只有20-30元/萬尾。價格差別太大也是優質苗難推一大因素。”姚家騰很早就開始在羅源推廣正大苗,但愿意嘗試的人還是少數,經過多年的推廣才有一點起色。“今年應該有1-2成左右的人在試用一代苗、二代苗。”
據了解,一代苗70-80天就可以抓蝦,蝦的規格40-50支/斤,畝產大概在400-500斤。土苗雖然價格比較便宜,但是生長速度比較慢,120天才能長到60-70支/斤的規格,養殖順利時畝產也有4000-500斤左右。雖然產量差不多,但40支/斤的規格比60支/斤的價格高不少。以一年畝產1000斤、中國蝦價指數8月20日的報價來算,40支/斤價格25元/斤,60支/斤價格18.5元/斤,一畝產值相差6500元,優質苗的優勢明顯。
“一代苗太貴了,土苗的生長表現也越來越差,今年就嘗試一下二代苗。”羅源縣松山鎮大獲村的葉艮齊今年也嘗試使用二代苗,養到60支/斤的規格,第一造畝產大約在400斤左右。
“在羅源這算是中上的成績,今年羅源的成功率只有3成左右。而且大部分養優質苗的養殖戶都有不錯的收成。”浙江澳華飼料有限公司的業務經理林建好分析,明年優質苗的市場占有量應該能達到3成左右。
【案例分享】一代苗混養胡子鯰 88畝土池盈利超30萬元
王文銘,福州羅源人,17 歲開始養魚,20 歲轉養蝦,如今不惑之 年的他已經在水產行業耕耘了 20 多年,是養殖領域不折不扣的老師傅。 從去年開始,他成為了羅源當地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舍棄福建土池傳統 的土苗,改為投放進口一代苗,去年每畝有 1.5 萬元的盈利。
王文銘嘗試到一代苗甜頭后表示,以后再也不養土苗了,今年乘勝 追擊,繼續全部 88 畝池塘使用一代苗,截至 8 月中旬,他 88 畝土池, 已經盈利 30 多萬元,而且還有部分蝦存塘。
兩畝一臺增氧機,好配備出好效益。在王文銘的養殖場,記者發現其增氧機的密度比其他的密度要高,一般來說, 養土苗的池塘都流行粗放式管理,增氧機的密度一般是 3-4 畝配備一臺 750W 的增氧機,而王的蝦塘則每 2 畝配一臺。
據王文銘介紹,他對蝦養殖以混養胡子鯰為主,胡子鯰主要起到生物防控的作用,通過把弱蝦、病蝦吃掉,增加對蝦養殖成功率。 其市場價格只有 1 元左右 / 斤,池塘的混養的數量不會太大,養殖戶一般都會選擇暫養這留著下一造蝦使用,而不會出售,因此革 胡子鯰并沒有太大的經濟價值。
福建的地理位置在廣東的北面,土池的水溫在端午前后才適合放苗。據王文銘介紹,當地的投苗高峰期一般在端午前后,他投放的是一代苗,5萬尾/畝的密度。放苗前, 用肥水膏把蝦塘的水調肥,然后開始放蝦苗,肥沃的水體能夠給蝦提供豐富的餌料。
放苗前后,王文銘非常注重水質的調節。放苗一周后,繼續調水,殺弧菌,同時王比其他養殖戶做得更細致的地方是在蝦苗期, 他就給蝦苗喂高檔蝦料同時注重蝦苗的保肝護肝。“這樣蝦長得快,同時也能夠保持好的抗病力。”王文銘告訴記者, 再過 3-5 天等蝦適應池塘的環境,就可以投放 40-60 尾 / 畝的胡子鯰。太早放,胡子鯰會吃掉部分蝦苗,對蝦的成活率有較大的影響, 在養殖 2 個月之后,開始用地籠抓 50-60 支 / 斤規格的蝦。
輪捕的好處是蝦夠規格就抓掉,能夠降低養殖風險,保證資金的回流,同時把池塘蝦密度降低,有利于存塘蝦的快速成長。
高溫抽水、陰雨天補氧。在這 20 多年的養殖中,王文銘認為養蝦最要提防的就是高溫和陰雨天氣,蝦很容易出問題。高溫天氣, 王選擇抽水,由于他的池塘靠海,有非常好的水源條件,抽水既可以補充池塘蒸發的水分,也能夠調節水的溫度,改善水質,而且 成本低。而陰雨天氣,王特別重視水體中的溶解氧,除了增氧機 24 小時運作之外,他還會用維 C、有機酸以及增氧改底類型的產 品潑水,只下一天雨就只潑灑一次,如果下 2-3 天,就得再補一次。
8 月中旬,王文銘完成了第二造蝦苗的投放工作,而蝦塘中留著上一造 100-200 斤 / 畝的存塘蝦,留著中秋前價格高時出售。 文銘不搭溫棚,一年只養兩造蝦,期間也不干塘,只有蝦到了規格,有價錢就能抓蝦。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