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黃顙魚季節病開始高發,爛身、裂頭、急性腸炎層出不窮,在這種高溫季節,發病率幾乎為100%。據了解,黃顙魚季節性病開始于高溫季節,一直到秋風起后才會逐漸消失,進入平穩生長階段。
每年高溫季節來臨,就是黃顙魚爛身病的開始。進入8月,黃顙魚爛身的情況依然非常嚴重,很多0.15kg/尾的規格魚爛成了0.05kg/尾。“這次發病主要是在長速較猛的魚身上,肝臟負荷過大,抵抗力低,損傷后愈合能力幾乎為零。”昌泰水產負責人尤偉昌表示。
據了解,愛德華氏菌病和腹水,是目前黃顙魚的主要病害。在西樵一帶,黃顙魚爛身、腹水發生率很高,每口塘新苗死亡量多則1萬~2萬尾,少則也有近千尾。養殖戶心情受到很大影響。“有一養殖戶本已決定去參加養殖研究會,結果他看到自己的黃顙魚死了幾千斤(規格在0.15~0.2kg/尾之間),會議都不去參加了。”薛華志說道。
損耗多時,會影響存塘量,進而影響市場供需。據尤偉昌介紹,目前,舊魚、病魚和長不大的小魚基本已經出清,剩下的都是新魚。從其在基層了解的情況來看,今年黃顙魚養殖量與去年相差不大,放養密度變動也不大。因受病害影響,今年黃顙魚供應量比往年要少。
另外,黃顙魚在用藥安全上也令人擔憂。據某飼料廠業務經理李明智(化名)透露,在治療上,存在使用違禁藥物的情況,尤其在對殺蟲和腸胃方面的使用量較多。很多時候是用塑料袋或是保鮮袋用透明膠帶封好,無廠家無成分說明,來源不明白。“一個袋裝500g,就一千多元,價格并不不便宜。”李明智表示。
據了解,目前(8月中旬),黃顙魚價格逐步回暖,規格在0.3kg以上的魚價為12元/500g。“絕大部分黃顙魚養殖戶都很看好后市。”尤偉昌說道。
從調查情況來看,今年生魚、加州鱸、黃顙魚的病害不容樂觀,普遍存在長速慢,新魚上市時間延后的情況。不過,隨著高溫天氣遠離,病害情況已趨于緩和,直至8月下旬,商品魚價格一直在相對理想范圍內波動。
愛德華氏菌引起黃顙魚敗血癥一例
(廣州利洋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杜德群提供)
黃顙魚爛身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