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遜”一點不遜,一陣疾馳,給粵桂瓊帶來了幾十年不遇的強風,而隨即而來的“海鷗”也不甘示弱,一聲怒鳴,給粵桂瓊帶來了幾十年未見的強潮。無數水產養殖戶只能無奈面對著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在老天爺面前,擁有無數經驗,做好充足防備的他們也只能像一個個黃口小兒。
此次“海鷗”臺風的特點主要是風強疾,帶來特大暴雨,加上登陸時恰逢當日漲潮期,從而引起了毀滅性的的風暴潮,粵桂瓊地區中湛江、雷州地區養殖業所受到的災害尤為驚心。強風在湛江局部地區滯留時間超過10個小時以上,導致湛江東面一帶的東海、湖光、南三、坡頭、雷州半島的附城、沈塘、雷高、東里、徐聞等地所受災情比“威馬遜”臺風嚴重得多。近外海的蝦塘、魚塘全被淹,不少海堤摧毀,低位池幾乎全軍覆沒,高位池影響較輕,但其所受到的間接影響仍難以估量,一個受災養戶稱“對于低位塘這幾天能抓多少是多少,而高位塘情況過幾天才會明朗,現在許多樹葉等雜物積到池底,撈不起來排不掉,水色較濃,不敢換水,蝦吃料也不好。”
經過上次臺風,金鯧魚已經存魚量不大,加上此次魚排受損不是特別嚴重,因此金鯧魚只有部分損失,而許多蝦和羅非的混養塘受損嚴重。徐聞新寮的一個經銷商說起他的混養塘心酸不已,“我是4、5月份放苗的,準備還過一二十天后,10月開始收獲的,沒想到幾個小時就把大半年的心血盡毀了。”他還說到,像他這樣自己一邊做飼料經銷、一邊擁有不少養殖面積的損失最慘,原本認為不存在飼料賒銷風險,于是放心的擴大養殖面積,想著憑借自己技術和悉心管理,收回養殖成本是絕對沒問題的,他說像這次如果正常收獲收入可達400-600萬,但天災難料。
不少魚(蝦)塘、廠房、設備受損的養殖戶,考慮到資金周轉難度,加上天氣轉涼,2014年已經沒有放苗打算,只能根據籌款情況希望2015年能再恢復生產。也有部分人打算蓋冬棚,再投苗,一邊恢復一邊生產。而不少飼料企業表示在安撫之余,會給恢復中的養戶積極的支持和幫助,年底可能會調整部分政策靈活處理今年臺風所造成的損失。部分飼料回款雖然有難度,但隨著近兩年來的發展,往年的賒銷所占比例已經逐漸減少,所以不少飼企對飼料回款表示壓力不是很大,但此次臺風正值投料高峰期,對湛江地區9-12月的飼料銷量減少了50%左右。恒興、粵海相關人員表示,如果沒有這前后兩場臺風,今年在湛江地區飼料銷量可能會比去年增加約30%。
海南不少地區也因風暴潮出現海水倒灌現象,但此次受災程度遠遜于7月“威馬遜”的影響。一來因為養殖戶本身已經沒太多的存貨;二來上次受災后還有許多養戶在恢復中,沒有投入再生產,這次只是把恢復再生產的時間又押后;三來此次從政府到養殖戶都很重視預防,大家把能做的防護都做到位,如房子經過上次受災已經加固、設備也提前保護收好、臺風前不拉料或少拉料等,海大集團負責海口區域的王總稱“上一次的飼料發霉等事件幾乎都沒有發生。”此外,苗企方面稱羅非苗價不會因此有較大的波動。
經過接二連三的臺風災害,加上民間流傳的又有臺風馬上“蒞臨”,許多養殖戶都已經談“風”色變。面對巨大的自然災害、環境災害或某些病害,尤其是養殖戶只能任血本無歸,聽天由命,因此不管是有規模的養殖場還是個體養殖戶都希望水產養殖業有自己的保險,好讓他們能夠放心養殖、做真正的幸福農民。而保險公司雖然知道這個巨大的需求,但是對涉足水產養殖保險則一直相當慎重,的確水產養殖中不可控因素很多,加上中國沿海的養戶比較分散,保險標的物又是有生命的生活在水下難以看清摸著的魚蝦,因此面臨的道德風險很高。而對于許多散戶來說,為了降低成本,對高保費又難以接受。國外的農業保險已經遠成熟于中國,不少國外保險公司也因此挺進中國,但因“水土不服”難以啃下中國水產養殖保險這塊骨頭。部分國內保險公司也希望能夠由中國人自己來做水產養殖保險,一步步的從保成本發展到保產量、保價格層面,為中國養殖業的騰飛保駕護航,但他們表示推進中國水產養殖保險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就憑商業保險自身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各方面人員能夠重視并積極合作尋找出路。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與飼料等企業的合作,發揮各自所長,順利開展查看標的、理賠稽核等工作。
@土角養殖戶:我兩口魚塘在土角最高處,都被淹沒了,發電機和其他設備全都被淹沒了很多設備都被水沖走了,可能也被別人撿走了,電和房子才剛剛弄好,這次又全部被淹沒了。希望政府能夠看看我們。
@新寮養殖戶:去年開始花了3000多萬建大堤和高位池,總共占地面積一千多畝,本來一邊建一邊生產,實際養殖面積有兩三百畝,花了1000多萬弄堤壩,用的水泥,相當堅固,而且很厚,像公路那樣,沒想到這次堤壩被沖得缺口70多米,大部分蝦塘都被淹了,蝦已經有四五十頭到七八十頭的了,如果不決堤,水漫不過來,最多只是浪打過來,現在只剩下一小部分蝦,少部分薄膜池還沒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