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這幾日,每天早晨5時多,瓦房店市李官鎮龍王廟村的上百條漁船就揚帆出海,近午時分,各船滿載而歸,在各種海鮮中,一堆堆肥美的飛蟹讓人垂涎欲滴。“飛蟹從李官海邊絕跡好幾年了,近兩年開始從無到有,今年有望大豐收。”昨日,漁民劉安勇邊給艙里的海鮮分類,邊興奮地對記者說。
當地漁民告訴記者,飛蟹過去是李官鎮沿海有名的特產,個頭基本都有成人巴掌般大,隨便一出海就能撈回幾百斤。后來由于過度捕撈,逐漸枯竭。對于飛蟹重現李官海域,李官鎮一位水產人士說,過去,有些漁民出海使用爬犁網“刮地皮”,飛蟹等海鮮漸漸就絕了根兒。近幾年,管理部門嚴禁使用爬犁網具,再加上3個月的休漁期,海底生物重新獲得了生機。每年禁漁季節,鎮里都成立漁業安全指揮部,重點對漁船進行集中停泊、船網分離、人船分離等監管,與每個漁村都簽訂漁業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狀,對于非法捕撈者發現一次亮“黃牌”警告,發現第二次除了嚴厲處罰外,還將扣除本年度內燃油補貼費,非法捕撈現象基本杜絕。與此同時,鎮里對沿海進行了大規模環境整治,海水污染也減少了。另據了解,瓦房店市對于沿海的增值放流,對水產品的繁殖生長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該市投入資金828萬元,在紅沿河灣海域、仙浴灣海域、駝山排石海域、西楊蓋灘海域,依次放流了3.6億尾車蝦、1500萬只飛蟹、3.6萬尾中國對蝦,并首次進行生態性放流100萬尾牙鲆魚。預計可增加捕撈產量510噸,新增產值6300萬元,使“政府撒銀子,漁民撈元寶”的惠民項目深入人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