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0月份,隨著氣溫水溫的逐步下降,養殖生物病害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將逐步降低,但是由于多數養殖生物已經進入養成后期,加之晝夜溫差加大,因此,仍要密切注意水質變化及養殖生物的生長情況,盡量減少因應激反應造成的損失。
一、警惕病害
1、南美白對蝦:外塘養殖大部分已經起捕,大棚養殖對蝦應注意弧菌病等,重點關注杭州灣沿岸、浙江沿海對蝦養殖區域。
2、海水蟹類:易發黃水病、纖毛蟲病,重點關注浙東、浙南沿海蟹類養殖區域。
3、淡水魚類:易發爛鰓病、腸炎病、腐皮病等,重點關注浙北、浙中、浙東淡水養殖區域。
4、中華鱉:外塘養殖發病逐漸減少,主要為腐皮病、白點病等細菌性疾病,重點關注浙北、浙中中華鱉養殖區域。
二、防治措施
。ㄒ唬╊A防措施
1、預防海水蟹類黃水病、纖毛蟲病等疾病,要及時更換池水,改良底質環境,保持水質清新。同時要投喂優質鮮活餌料,有條件的增投蘭蛤等低值貝類,以增強免疫力。
2、預防淡水魚類爛鰓病、腸炎病等細菌性疾病,要密切注意水質變化,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劑消毒養殖水體,并用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
3、對于達到商品規格的養殖品種要及時起捕,起捕過程中注意操作,避免擦傷;捕大留小或篩選密度的,拉網捕撈后要進行水體消毒,防止細菌和寄生蟲入侵損傷的生物體。
(二)治療措施
1、南美白對蝦弧菌。喝貪姙⒕劬S酮碘溶液,每天1次,連續3天;同時拌飼料內服國標漁藥(如恩諾沙星粉等)配合治療。對于一些達到商品規格的對蝦,應及時捕撈上市。
2、海水蟹類纖毛蟲病:發病時每立方水體用1.2~1.5g的三合劑(硫酸鋅、硫酸銅、硫酸亞鐵)全池潑灑。
3、淡水魚類細菌性疾。吼B殖池水體用二氧化氯或聚維酮碘溶液等消毒劑消毒,一天1次,連用2次;或間隔1天用一次;同時,在飼料中拌入諾氟沙星或恩諾沙星或甲砜霉素粉等抗菌藥投喂,一天1次,連喂4~5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