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的網站上公布了一份《2014年1-6月份已注冊和初步審定地理標志商標名錄》,江蘇有28種特產美食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咱港城市民熟知的贛榆蝦皮,這意味著繼贛榆梭子蟹、大黃魚等產品后,贛榆蝦皮也將進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名錄,被寫入全國“菜單”。
贛榆區地處我省最北部,東臨黃海,擁有62.5公里的黃金海岸以及7000平方公里的海州灣漁場,盛產對蝦、黃魚、梭子蟹、紫菜等各類海產品。但與國內其它地方相比,蝦皮則最為特殊,贛榆不僅是國內蝦皮的主產地,且品質高,是江蘇海產品的一張特有名片。
“贛榆蝦皮主要以黃海的中國毛蝦為原料!被春9W院水產學院有關專家徐家濤介紹,“個頭最大的一般能長到四厘米,大部分為兩三厘米。贛榆蝦皮的生產周期一般為每年的8、9月份,周期長達兩個月左右,每年略有不同,受氣候影響較大!
如今,根據贛榆沿海漁業生產情況,在每年8月流刺網漁船開始出海捕撈后,贛榆沿海蝦皮就進入到捕撈、加工、晾曬高峰期。捕撈毛蝦主要靠手推網,俗稱“推蝦皮”,這項技術在贛榆的海頭、柘汪等沿海鄉鎮已有數百年歷史。
蝦皮歷來被認為是既美味又滋補壯陽之妙品,可用于各種菜肴及湯類的增鮮提味,一直以來都是贛榆地區百姓的最愛。贛榆地區就流傳有這樣的民間小調,“人民生活提高了,天天吃上好東西,香油果子豌豆粉,煎餅還卷咸蝦皮”,形象地道出了蝦皮的美味。
今年以來,黃海海域蝦皮捕撈量加大,實現大豐收,蝦皮的價格也非常便宜,不到10塊錢就能買到一斤。不少贛榆人還通過網絡平臺將蝦皮賣到了全國各地,一時間成為消費者青睞的俏銷貨。
贛榆工商局副局長李傳斌介紹,贛榆蝦皮將進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名錄,就能依法保護特有品牌,讓贛榆的特色美食更加產業化和規范化!澳壳,贛榆已有梭子蟹、大黃魚等6個產品成功注冊地理標志,下一步還將注冊煎餅、蝦醬等產品,以更好地宣傳推介贛榆特產美食。”
【新聞延伸】
食用方法
贛榆蝦皮含有營養價值很高的蛋白質和礦物質。蝦皮還有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蝦青素。蝦皮中豐富的鈣可以起到控制血壓、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等功效。
家常菜中的蝦皮豆腐、蝦皮韭菜、蝦皮小蔥、蝦皮蘿卜湯等均為美味佳肴,用蝦皮來包餛飩,鮮上加鮮。在贛榆當地,不少居民還喜歡用煎餅卷上蝦皮,配上大蔥,使勁咬上一口,清香撲鼻。
如何選購蝦皮
目前市場上的蝦皮,大多分生曬蝦皮和熟曬蝦皮兩種。前者無鹽,淡曬成品,鮮度高,不易返潮霉變。后者加鹽煮沸,瀝干曬燥,仍保持鮮味。蝦皮個體為片狀、彎鉤形,甲殼透明,色紅白或微黃,肉豐滿,體長25-40毫米。辨別其品質的優劣,可以用手緊握一把,松手蝦皮個體即散開是干燥適度的優質品;松手不散,且碎末多或發黏的,則為次品或者變質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