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魚死傷
養殖場訂購忙
在龍港鎮海城辦事處的一片海塘邊,是一望無際的養殖場。吉利水產養殖公司負責人繆克桔正和員工們籌劃著災后重新恢復生產。因遭受龍卷風襲擊,養殖場損失達六成以上。
養殖場伺養著300多畝跳魚,18日晚上,龍卷風夾雜著大雨,使得養殖場暴漲起來,跳魚逃的逃、死的死,損失嚴重。而“幸存”下來的魚兒,也因水質變淡岌岌可危。昨晚記者來到這里時,負責人繆克桔正急切地詢問員工,重新訂購的魚苗是否落實。繆克桔算了一筆賬,算每畝魚兒損失240公斤,總損失72000多公斤,經濟價值達100多萬元。“再過兩個月,這些魚兒就可上市,沒想到遭此橫禍。”繆克桔說,為盡快恢復生產,他們馬上向福建、廣東等地訂購魚苗。由于目前魚塘已被淡水淹沒,塘里的魚兒還可能進一步損失,待一兩天雨水停止后,再引進海水,重新恢復養殖。
鎮農經局負責人陳思忠說,海城辦事處有5家跳魚養殖場,約有1600畝跳魚養殖塘,損失過半。目前各有關方面正積極尋求援助,以解養殖者燃眉之急。
受災共濟
受災戶成“大家庭”
20日晚8時許,吳招亮和弟弟兩家人共進晚餐,吳招亮是海城辦事處岑浦村村民,在這次大災中兩間房屋倒塌,還有一間老屋受損嚴重。
吳招亮和妻子張林秀經營水果攤,屋子倒塌后,他們將年邁的父母轉移到弟弟家居住,夫妻倆就繼續睡在老屋。劫后余生,吳招亮已經覺得慶幸。這幾天他到村子里走走,開導受災更重的村民,看到一個鄰居受災后仍在堅持紡織紗布,他受到啟發,回到家和妻子計劃著邊修復破損房屋,邊恢復紡紗。
這幾天各級領導紛紛前來慰問災情,今天民政部門來到家里,登記受損情況,讓他們倍感溫暖。吳招亮告訴記者,修復屋頂需購買1000多片瓦片,準備在雨停后進行。他拍拍兒子的肩膀說,孩子讀書的學費早已準備好,目前重建家園是關鍵,盡管大家忙于各自的修建,但災后大家的互幫互助時時令他感動,災難反而讓鄰里鄉親更親近了。
記者采訪時,幾位受災外地人路過,一位老大媽將他們請進屋內,送上飯菜。
在岑浦村的小河邊,船員們正忙著清理受損船只。船員章道崇告訴記者,昨天開始他們就投入清理,今天已經工作了一天,算是基本整理完畢,晚上有貨需要運送,就可恢復營運了。記者注意到,這條一望無際的小河上,數十只貨船一片繁忙,船員們已經走出大災的陰影,正在投入恢復生產中。
設施修復
各方協力齊上陣
為確保災后生產生活,電力、交通、環衛等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投入災后救援。
受龍卷風襲擊,龍港鎮供電線路嚴重受損,造成大面積停電。為盡快恢復供電,蒼南供電部門組織200多名職工投入搶修。
記者遇到蒼南供電局職工楊登闖時,他正和同事們在郭宕村搶修線路。當天上午8時,他們出動100多人對這條10KV的線路進行搶修,由于斷線多、配電臺區毀壞,搶修難度極大。楊登闖在大雨中邊剪電線邊指揮交通。因車輛眾多,原本狹窄的道路更加擁擠,楊登闖用手托起將下墜的電線,成了臨時交通指揮員。
搶修隊伍增援一批接一批,楊登闖抽身趕到田間維修電線,直到昨晚8時許,他們才將這一帶的高壓電線修復。隨后,他們轉戰江山辦事處三大廟村,冒著大雨搶修線路。今天凌晨零時許,龍港江山辦事處三大廟村部分受災戶終于恢復了用電。
記者20日晚在龍港災區采訪時,隨處見到各方搶修救援的鏡頭。
交通、環衛等部門紛紛趕到一線,著手清障并搶修受災設施,一場災后大援助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大災過后,當地設立綜合協調、賑災救災、現場處理、電力搶險、醫療防疫等9個組,及時將救災款和慰問金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并妥善安置好房屋倒塌人員的生活。
據龍港鎮統計,截至21日凌晨,該鎮受損的17條10KV線路已恢復供電。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