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女友30萬支持他創業 放棄做研究員、留校當老師的機會,選擇下鄉養蝦。2010年畢業于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的劉小龍毅然走上這條“漁民”之路,兩年內創造千萬財富。
作為學院唯一一個能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的碩士研究生,劉小龍已創造了學院的紀錄。研二時為做課題,劉小龍到南美白對蝦場養蝦,這讓他發現了商機,決定畢業后創業養殖南美白對蝦。
但錢從何而來?父母極大的反對并沒有打消劉小龍的信心,女友的支持則是給了他無限希望。沒說過要結婚,沒給過任何承諾,劉小龍的女友楊林拿出30萬元交給劉小龍,支持他創業。
他改革養殖南美白對蝦的模式,放棄傳統的水面增氧設備,將管道鋪在水底增氧,以便使水的溶氧量更高,繼而提高南美白對蝦的產量。他堅信有科學支持才能賺大錢。
為了省錢,他事事親為,下塘、調研、檢查設備……風吹日曬,寒來暑往,吃得簡單,住得簡陋。現在的他,從當初畢業時的白凈小伙子變成了皮膚黝黑的青年,導師來看他時,都沒想到他能這樣吃苦。
初始時,和劉小龍的料想一樣,南美白對蝦的長勢非常好。但養殖業不是知道理論就一定會成功,有些時候往往是細節決定成敗。一天,天氣異常悶熱,為供氧充足,劉小龍同時打開6個水塘的塘底增氧設備。然而,第二天早上醒來,他見到的竟全是蝦的尸體,原來,6個增氧機同時打開超出了電路的負荷,半夜跳閘,蝦全死了。
沒有過多的苛責,劉小龍的女友和他準備先工作,等有實力了再創業。2010年底,有兩個人找到了劉小龍,開口就說要給他投資150萬元。他們是知名水產老手陸錫庭和他的兒子,看中了劉小龍踏實肯干的堅定和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三人一拍即合,決定合作混養黃鰭鯛和蝦。
因為黃鰭鯛是肉食性魚類,會吃掉南美白對蝦苗,一般而言根本混養不了,但劉小龍卻偏偏要將黃鰭鯛和蝦養在一起。他做了一個月的實驗,發現黃鰭鯛的嘴很小,只要將蝦苗養到5~6厘米再投入水塘,就會避免黃鰭鯛將蝦苗吃光的情況。這個細節奠定了他后來賺到200多萬元的成果。2013年,他的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