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14年第三季度,任城區水產局繼續堅持生態、高效、品牌漁業發展理念,著力轉變漁業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大力實施科技興漁,加快了現代漁業建設步伐,確保了全區漁業生產總體平衡、健康發展。截至目前,由于區劃調整,任城區水產養殖面積發展到5.95萬畝,比去年同期增長30%。水產品總產量達到26031噸,比去年同比增長45%。其中內陸養殖產量24404噸,捕撈產量1627噸。一產漁業產值32100萬元,同比增長39%。
水產品價格整體上揚,總體運行平穩 從價格上看,淡水魚市場供求基本平衡,水產品價格穩中求升,價格總體呈現較為平穩態勢。水產品均價如下:鯉魚11.53元/公斤,鯽魚12.4元/公斤,草魚13元/公斤,鰱魚6.5元/公斤,鳙魚9.9元/公斤,青蝦67元/公斤,鳊、魴魚10.7元/公斤。其中:草魚、鳙魚同比上漲4%左右;青蝦同比上漲為8%。
漁業經濟持續增長,二、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第三季度二產平穩運行;三產第三季度休閑漁業產值14569萬元,實現增加值5827萬元,同比增長15%。三產業的蓬勃發展為現代漁業建設提供了強大拉動力,特別是休閑漁業發展勢頭迅猛,成為任城區漁業經濟發展的一大經濟增長點。全區共發展不同檔次的休閑漁業58處,從業人員1800余人,創利潤3696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個別休閑漁業還被串聯成休閑漁業觀賞農業精品線路,擴大了知名度,增加了經濟效益,更提高了漁民經營農家樂的積極性,從而豐富了漁文化內涵。
產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 任城區始終把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漁)民收入作為全區漁業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沿湖優勢和技術優勢,根據市場需求,我們積極發展名、特、優、新、珍、稀水產經濟品種,逐步形成了以青蝦、泥鰍、鱖魚、河蟹、黃顙為主要品種的名優新產業。現已發展名優養殖面積24000畝。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