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天,乳山銀灘由于非法養殖、過度開發,海岸線不斷后退,如今海岸線距離沿海路基已不足10米,報道播出后引起強烈反響。
今天,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日報道》記者從當地發回消息,當地政府已經把海岸帶的治理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目前,陸域上的244戶經營者基本搬遷完畢,90%的近海養殖也將在年內整治完畢。
隨著一陣爆破聲,乳山銀灘海邊的一個大型海參養殖池被依法拆除。這里將不再進行任何養殖操作,讓大海慢慢恢復它原有的姿態。
乳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副局長高韶輝告訴記者,“我們對這個用戶從多方面做工作,我們最后對他的非法使用部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法》依法進行了撤除。”
2012年,乳山市制定了《關于開展海岸帶聯合執法管理工作的意見》,由行政執法、海洋漁業、環保等32個部門組成海岸帶聯合執法小組,將可視范圍內的違章建筑和4公里內近海養殖項目全部進行整治。
乳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劉志勇表示,目的就是減少控制少部分人的開發,想把這個利益還給我們乳山大多數老百姓。不能因為少數人你吃了祖宗糧,斷了子孫路。
這場高舉生態大旗的海岸帶執法行動贏得了市民們的擁護。在“家在銀灘”網站駐地,幾個熱心網友又湊在一起,討論起來。
網友萬大姐說,“讓大家都生活的好,但是你不能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啊,你這個問題必須得考慮。”
網友銀月灣認為,“該淘汰還是要淘汰,要堅決淘汰,不能手軟。如果縮手縮腳影響到某一部分人的利益的話,那么銀灘永遠整治不了。”
正如網友們提出的那樣,海岸帶整治,涉及到不少養殖戶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實際操作中,相關部門既依法行事,又堅持以人為本,把漁民們具體的生產生活需求考慮在內。目前,陸域上的244戶經營者基本搬遷完畢,90%的近海養殖也將在年內整治完畢。
乳山市委書記高書良表示,“使一些違規、違法的行為得到糾正和治理,第二個是改善了環境保護了生態,第三個是使人們生產經營的行為得到進一步的規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