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東坡《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描述了春江水暖、河豚魚的肥美時節,而漳浦縣佛曇鎮的河豚魚養殖和食用已經沒有季節限制,冬天照樣有各地的美食愛好者趕去品嘗。
“我們現在一年四季都能提供養殖河豚的食材。”漳浦縣佛曇鎮黨委書記陳福強告訴記者,漳浦縣的河豚養殖主要集中在佛曇鎮。自從河豚養殖產業化后,當地的河豚魚養殖面積達3萬畝,年產河豚近6000噸。目前,佛曇鎮已經成為福建省河豚育苗量最多、養殖面積、產量最大的地區。漳浦縣河豚魚協會指導農民科學養殖河豚后,當地的河豚魚價格從跌到最低時的每斤18元漲到70元左右。如今,一條河豚魚帶動的是一年3個億的產值。現在雖然是寒冷的冬季,當地的河豚美食一條街依然吸引包括福州、廈門、泉州等地的游客去吃河豚和賞美景。
“人工養殖的河豚魚毒性很小,經過專業培訓和規范化加工后,可以放心食用。”中國漁業協會河豚分會常務理事、漳浦河豚推廣形象大使戴慶陽告訴記者,佛曇養殖的河豚在育苗、養殖、烹殺等多個環節嚴格控毒,吃河豚已經不值得大驚小怪呢。
“河豚魚和蝦、蛤等海產混養,還能提高海水養殖的產量。”漳浦縣海洋與漁業局長李六三告訴記者,漁民的漁業養殖探索被實踐證明是有效的,對環保養殖和產業轉型升級有借鑒意義。
河豚養殖讓當地農民增產增收,也起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作用。記者從福建省有關部門獲悉,漳浦縣佛曇鎮的河豚養殖有望成為試點,作為踐行群眾路線活動中深化改革和先行先試的典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