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山東近海漁業資源種類由上世紀70年代的400余種減少到目前的110余種,下降了72.5%,多數經濟魚類資源已難以形成魚汛。這是記者從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了解到的。
據介紹,受過度捕撈、水域污染等因素影響,山東近海水域“荒漠化”趨勢嚴重,魚類資源急劇下降,主要捕撈品種呈低質化、低齡化,一些珍貴生物資源絕跡或瀕臨絕跡。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近海局部海域環境污染狀況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多數入海排污口中超標排放,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氯、活性磷酸鹽和石油類。陸地產生的大量污染物入海,造成局部海域環境不堪重負,水質富營養化程度高,生態系統結構失衡,赤潮、滸苔、溢油等海洋災害增多。
山東省是我國漁業大省,海岸線長3345公里,占全國的1/6,近海海域面積15.9萬平方公里;2013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達863萬噸,約占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的1/5。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