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正在撈死亡的蟶子
播下才10天,15萬元蟶苗離奇死亡
養殖戶求“元芳”破案
20天前播下的蟶苗,10天后竟都死了,15萬元買苗鈿打了水漂,對陳春富和他的養蟶合伙人來說,這已經是“天大的事”了。而更讓他們發愁的是,快10天過去了,這死蟶案,還不知道該找誰破。
養殖戶:蟶苗撒下10天就死了
陳春富和9名合伙人都是浙江臺州溫嶺市松門鎮朝陽村人,租來的海塘在石塘鎮上箬塘一號閘外,緊鄰著大壩。
死了的蟶苗是10月15日、16日兩天撒下的。“初二(10月25日)那天,我去下第二批蟶苗時才感覺到不對勁。”陳春富說,海塘里下了蟶苗后,一退潮,灘涂表層會有一個個小小的孔眼,蟶子就活在孔眼下。可當天下苗時,灘涂表層卻很平滑,幾乎找不到小孔眼。陳春富拿了專用的竹勺往灘涂里一舀,發現泥里的蟶子都死了,“殼里還有肉,說明是剛死一兩天。”
為了保留證據,陳春富等人把苗下在了其他幾個塘里,隨后開始打聽,前幾天到底出了什么事。“10月22日、23日、24日這三天,工業區讓管閘人開了閘門,河里往外排過淤。”陳春富說,第二批蟶苗下下去后,到現在還是好好的,說明第一批蟶苗的死亡,和排淤有關。
管委會:有足夠證據才會賠
昨天上午,記者趕到現場。上箬塘一號閘內就是上馬工業園區,閘內的這條河叫下齊河,河水呈墨黑色,散發著陣陣臭味。
上午11點退潮后,陳春富從事發的塘里撈了點死苗上來。“都是死了的,只剩殼了,再過幾天怕是連殼都化了。”陳春富說,撒下的苗只有米粒大小,殼也很軟,長得會很快,第二批蟶苗長了10天,已有大拇指指甲蓋那么寬了。“本來再過一個月,第一批苗就能賣了,按市價,能賣50萬元左右。”
損失那么大,陳春富和合伙人找到東部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下令開閘的工作人員,想討個說法。
“施工時河道水質是清的,所以才會排出去。”管委會一位工作人員解釋,10月22日、23日、24日三天,管委會請了施工隊,待退潮后用高壓水槍對河道底部進行沖泥,泥漿被排到海閘外的海溝里。“退潮時海溝內水位低,泥漿流向和養殖灘涂沒有任何關系。”工作人員說,除非養殖戶們能提供證據,表明就是河道內排出的泥漿造成死苗,他們才會承擔相應的損失。
誰能幫養殖戶“破案”
“讓我們自己去化驗河水和河底淤泥,完全不知道找誰啊。”陳春富說,發現死苗已有快10天了,他們也到處去跑過,但總是被“踢”來“踢”去。
昨天下午,記者聯系了市環保局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海塘養殖的東西死了,要聯系水產部門先鑒定是什么原因,如果確實是因為排泥漿造成的,可以讓水產部門檢測河里的水和泥漿。”
“我們這里只能對水的PH值、溶解氧、氨氮含量等常規項目進行檢測,要檢測水里含有哪些化工元素,得找環保局。”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建議,如果是懷疑有人投毒的,可報警;如果是因為污染事故的,則要找環保局。
“這事找警察有用?”陳春富說,當時覺得和排出的泥漿有關,他們也就沒報警,“第二批苗到現在都還好的,投毒的可能性不大。”
兩個部門都說對方可檢測,那么這事到底歸誰管?我們將繼續跟進。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