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養殖成功的溪坑石斑魚。
溪坑石斑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然而,這種魚養殖困難,主要靠天然捕撈,近年來數量稀少,市面上已難得一見。奉化養殖戶袁岳寧兩年前在奉化溪口大雷山上利用梯田建起養殖基地,引進山澗泉水,流水養殖溪坑石斑魚。
昨天,記者來到位于奉化溪口石門村金竹地自然村扁擔嶺頭的養殖基地,看到沿著山坳梯田建有8個大小不一的水池,池水清澈見底,成群結隊的溪坑石斑魚在覓食。這種對水質要求很高、自然生長在山澗小溪中的美麗溪魚,如今在這山里的梯田安家落戶。前幾年,袁岳寧發現,即使是深山老林的山溝里也難覓溪坑石斑魚的蹤跡。溪坑石斑魚主要靠天然捕撈,不僅破壞了環境,而且過度捕撈導致溪坑石斑魚變得非常稀有。出于對溪坑石斑魚一種特殊的情感,一個想法在袁岳寧心中萌芽:如果能夠人工繁育溪坑石斑魚,是否可以讓這種營養價值豐富的魚重回普通百姓餐桌?
說干就干,從2012年開始,袁岳寧嘗試人工養殖溪坑石斑魚。他將原來8塊梯田改造成養殖池,四周堤壩鋪地膜以防漏水,中間堆放石頭作為溪坑石斑魚隱蔽之用,引進山澗泉水進行流水養殖。同時,從鄞州等地收購了10萬尾溪坑石斑魚苗,放入池塘養殖。
剛開始飼養時,溪坑石斑魚過一段時間便會莫名其妙地死掉。幾經周折,袁岳寧才知道,溪坑石斑魚對水質要求非常高,水源要求是無污染的清新溪水,而且要有常流山水!耙簿褪钦f不能是一潭死水,一定要保證水不停地流動。”袁岳寧介紹道,“而大雷山梯田海拔500米,水源無污染,且常年有山水在流動,非常適合溪坑石斑魚野生養殖!
至今,袁岳寧已放養溪坑石斑魚苗20多萬尾。經測量,去年放養的10萬尾溪坑石斑魚,最大的每尾重達56克,相當于成人三個手指粗,體長也從兩三厘米長到了17厘米。
目前,袁岳寧的第一批溪坑石斑魚已經上市,并供應給周邊景區餐館以及農家樂,價格達到七八十元一斤。
就在上周,袁岳寧的“高山流水養殖溪坑石斑魚項目”通過了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專家驗收。專家組成員認為,梯田上養殖溪坑石斑魚提高了山區荒蕪梯田的利用率。山澗泉水清澈,養出的溪坑石斑魚味道特別鮮美。此外,推廣后山區老百姓又多了一條增收之路。
袁岳寧表示,接下去,他還將和寧波海洋與漁業局、寧波大學的專家一起探索溪坑石斑魚的育苗進行試驗研究。一旦育苗成功,養殖成本可減少一半左右,溪坑石斑魚價格將降下來一些。
新聞鏈接
溪坑石斑魚學名光唇魚,屬鯉科,棲息于水清流急之河溪中,被山區農民譽為“山溪小精靈”。常以下頜發達之角質層鏟食石塊上的苔蘚及藻類,每年6-8月在淺水急流中產卵。溪坑石斑魚是溪源性魚類的一個代表魚種,魚肉鮮美,營養價值非常高。正是因為溪坑石斑魚走俏市場,導致了這一魚種越來越少、甚至到了絕跡的地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