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此法需嚴密注意水質,首先說明一下,孔雀仔的成長速度,30天內分公母體長1.5~2cm左右算正常,如果到30天仍然無法明顯判別公母,就可以說是成長遲緩。請先分清楚小魚長不大的原因,再行改善。
一般成長遲緩的原因除了溫度過低之外,主要還是沒有喂食仔魚的櫻桃小口吃的下的飼料。從前遇到的大部分情況都是小魚出生時,將大顆的飼料磨碎拿來喂食小魚,這種做法有兩大缺點
第一是嚴重污染水質,飼料都會經過烘烤,讓其干燥并表面硬化,讓飼料內的油脂不至于馬上在水中散開,若是磨碎之后,加入水中,非常容易快速污染水質
第二是小魚嗜口性不佳,經觀察可以發現,小魚對于動的東西比較有反應,所以即使喂食小魚專用飼料,成長速度還是會比喂食豐年蝦的小魚成長速度慢上一截。
所以要把魚養成健康強壯的魚只,充要條件是:
1.溫度保持在26~28度﹝此項會依照魚只年齡改變﹞
2.喂食豐年蝦
魚只在18度以下,進食欲望就比在正常溫度下低很多,小魚尤其明顯,所以即使大魚不控溫,小魚還是必須保持在適當溫度下較好。
再來如果經濟許可的話,多準備幾個缸是不會錯的,擁擠的環境會造成孔雀的生長受限。
另外喂食方法不同,也會造成小魚成長速度的差異。
所以次要條件為:
1.合適的空間(不大不小,八吋或一呎缸)
2.合適的喂食方法
總合以上幾點來說明喂食的方式:
1.一開始出生,一胎放在同一缸50~100只都無所謂,這樣喂食的時候,不管喂多少都可以吃光光, 對水質影響較小,而且會努力搶食。
2.7天之后,接近1cm,有明顯成長時,小魚已經開始對空間感到窘迫,此時分兩缸(這里很重要,不分接下來不是發病就是腰只拉長變細,整胎魚就毀了。 如果養的是白子,普通體各半的那種,此時可以將普通體與白子分缸,
(一開始不分缸是考慮到小魚的抵抗力較弱,分缸易夾尾) 喂食方法仍然以豐年蝦為主,可以慢慢加入一點磨碎的飼料,此時加入磨碎的飼料(幼魚飼料) 有增加小魚食量,及補充其它營養的效果。因為小魚已經夠大了, 所以加入碎飼料對水質的污染也會相對減少。
3.15天之后,成長速度快的公魚已經稍微發色了。
4.20天之后,如果魚量較多(每缸超過30只以上),我的做法是再分缸,順便分公母,這個動作20天~30天可以做,依照每人速度不同。這時因應小魚食量變大,逐漸以飼料為主食。
5.30天之后,如果有使用揚色飼料,或是補品的,公魚缸開始喂食揚色飼料,母魚不喂揚色飼料,有維他命E之類的補品可以開始少量喂食母魚,而母魚食量較大,喂食量可以比公魚多兩倍,接下來就一直照這個方法下去。
6.75~90天就可以挑種魚出來個別加強啰
7.到了五六個月,魚開始有老態出現時,溫度降至22~24度,并不再使用補品,同時減少喂食,可以適當延長魚的壽命。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養殖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