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健康的海參產品逐漸成為人們消費的新需求,為適應這一形勢,我市調整海參育苗、養殖新方式,生產出健康安全的海珍品。
海參暫養在育苗室內
生態育苗 受精卵32小時回大海
在位于金州新區大李家鎮的大連某海產公司的海參原種場,記者看到,這里一處圍堰十分引人注目。總經理吳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圍堰就是公司的網箱養殖區域,是他們的海上育苗車間。網箱里是他采用生態化育苗方式,培育的海參苗。“三年前,我們就開始進行生態育苗,在海參形成受精卵之后,32小時就把它移到海里面去,在海里面有網箱,在網箱里面完全通過自然狀態來生活,也不用人工投餌,大大降低成本。另外,海參的生長過程中,體質比較健康,長成的過程中,成活率也比較高。”
普蘭店市皮口鎮的大連某水產公司也采用這種生態育苗方式。據公司技術總監介紹,公司生產的海參原種全都來自長海縣塞里島的海洋牧場,海參產卵后,培育成優質海參,每年5和10月投放到深海的網箱。“我們微生物制劑里面,有光和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和氨基酸,不用任何的抗生素藥或者是國家規定的不允許用的藥品。我們在池子里的成活率基本上達到95%以上,到海里的成活率也能達到90%以上。”
海參形成受精卵之后,32小時就把它移到海里面去
三段式育苗新方式 將進行推廣
據了解,這種養殖模式被稱為三段式海參育苗方式,第一段是在育苗室培育幼苗,第二段是把幼苗投放到網箱中,經過一年生長投放到大海或者是池塘,進行養殖,這是第三段。而傳統的育苗方法是兩段式,即育苗室育苗階段和海里投放階段。從長遠來看,物種在退化,而這種新模式,讓整個育苗過程在自然海域的環境中完成,培育的海參苗苗壯,成活率高,而且養殖成本低。同時每畝可增產30斤到50斤海參。這種生物育苗法促進了海參苗種產業和海參養殖業健康發展。目前,這種養殖模式經過近三年的試點已比較成熟,我市將在更多海參養殖基地進行推廣。
“生態苗無論從產品質量也好,成活率也好,都要好于人工的苗種,通過我們階段性的驗收,它的效果還是很好的,目前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可,我市適合于這種模式去搞這種生態苗種的區域還是很多的。下一步我們將加大他的推廣面,多建一些生態苗種的培育點,逐步擴大規模,提供更多的苗種供生產者使用。”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李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