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8年的臺灣以斯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推出超活性納米銀殺菌液,用于取代以往養殖過程中的殺菌、抑菌藥物,避免細菌受藥物刺激變異后產生抗藥性,以及發生藥物殘留等風險。
表1 不同濃度銀箭在水中對四種病菌抑菌程度的結果
銀,因其對微生物有極好的抑菌能力,早期古羅馬及古波斯時代,人類就開始使用銀質器皿來存放液體以避免腐敗。
現今,成立于2008年的臺灣以斯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EST”)推出超活性納米銀殺菌液,已成功應用于對蝦、石斑魚等高經濟價值的養殖對象的養殖、苗種生產和活魚運輸等環節,用于取代以往養殖過程中的殺菌、抑菌藥物,避免細菌受藥物刺激變異后產生抗藥性,以及發生藥物殘留等風險。
目前,大陸水產養殖面臨不少考驗,加之EST在臺灣已成熟運作了一段時間,有足夠豐富的研發和銷售經驗,EST集團董事長程遠東認為當下是進入大陸市場最好的時機。
廣譜強效殺菌
高密度養殖環境下,養殖體容易因微生物感染而致病,時常需要利用氯、臭氧及二氧化氯等來殺死水中病原菌。
據EST提供的資料顯示,氯容易產生三氯甲烷等有毒物質,且消毒效果最差;臭氧雖是極佳的殺菌劑,但價格昂貴且對人體健康有毒性,再者倘若臭氧濃度過高,會導致海水產生溴氧化物,對魚蝦等生物具有極高的致死毒性;二氧化氯雖具有毒性低、穩定及高效殺菌的優點,但對幼苗、浮游生物的殺傷力很大,且會產生對人類健康有潛在影響的氯酸鹽和亞氯酸鹽。
因此,如何解決在水產養殖中正確用藥顯得非常迫切。EST總經理劉埠敏表示,近年來為了完成這個議題,EST積極與臺灣海洋大學和各地養殖業者合作,終于攻關出對水產養殖動物疾病防控的有效產品——超活性納米銀殺菌液(銀箭系列),主要是針對水產養殖消毒抑菌方面,并已獲得中國大陸、德國、日本、美國和臺灣專利。
“通常一種抗生素只能殺死2-6種不同的細菌或微菌,而銀可殺死3000多種細菌、微菌和病毒。超活性納米銀殺菌液,由國內外檢測單位驗證可殺死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球菌、溶藻弧菌、腸炎弧菌、愛德華氏菌、產氣單胞菌等,而且不會產生耐藥性。”程遠東稱EST所生產的產品取代了防腐劑和抗生素,其作用機理為通過納米技術處理后的銀粒子活性變大,遇水后即釋放銀離子,活性銀離子可自由進入細胞壁,接觸到帶負電荷的微生物細胞后,會吸引細菌體內酶蛋白上的硫氫基,可使含有硫氫基的酵素失去活性,直接破壞細菌的細胞壁,并可使微生物細胞蛋白質變性,導致無法呼吸、代謝和繁殖,直至死亡,從而達到滅菌的效果。
本質上,納米銀就是粉末狀銀單質,粒徑小于100nm,一般在25-50nm之間。通常來講,納米銀粒徑越小,價態越高,殺菌性能越強。但納米銀微小顆粒遇到水份時,容易聚集而失去抗菌效果,因此納米銀的“分散技術”和“生產成本”成為最嚴格的挑戰。
程遠東表示EST納米銀材料和其它企業同類產品的最大區別,就是有獨家的納米銀分散涂布技術,像藥丸外還裹著一層糖衣,可提高抗被包覆能力。
無毒副作用
目前,EST納米銀水產用產品主要為液態和粉末態兩種,其中液態多用于調水和藥浴,粉末態多用于拌料。存儲方面極為簡單,只需要避光即可。
具體應用時的使用成本,劉埠敏稱會針對養殖的不同階段來確定使用的劑量。“使用成本高低之間沒有統一的標準,而且我們的產品細分從種魚、卵到養成各階段,還有針對運輸的,價格都有所不同。”劉埠敏表示通常是一噸水只需要用到1ml的量:如對受精卵的藥浴處理,建議使用銀箭10ppm,藥浴15分鐘;對于養成階段出現魚體皮膚潰爛、爛鰓、爛鰭的情況,會建議使用銀箭1ppm藥浴,連續3日不換水。但具體劑量,劉埠敏建議用戶還是直接跟EST聯系,以便針對不同情況給出合理的方案。
由于納米銀的廣譜抗菌性,并擁有強效殺菌能力,常被誤認為有毒有害金屬。據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數據,飲用水中最大容許銀離子濃度為0.1ppm;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為,成人飲食中銀的每日容許攝入量為3-5ppm。
而EST曾以添加納米銀800ppb(1ppb為1ppm的千分之一)的飼料投喂點帶石斑魚,持續8周后,點帶石斑魚的肌肉無顯著蓄積銀,除了腸道外,肝臟、腦及頭腎的銀殘留量皆在0.125ppm以下!斑@并不會對人造成食用上的危害!背踢h東說。
在關于納米銀對養殖對象毒副作用的實驗報告中,EST發現納米銀對魚類的LC50(半致死濃度)約在2-40ppm之間。程遠東表示通常給出的建議使用劑量是半致死濃度的一半不到,甚至建議使用劑量的單位是ppb。
程遠東還稱EST是生醫材料公司,在臺灣當地屬于“三高產業”企業,即高科技、高道德標準以及高利潤,其產品需具有全然性(完全天然滅菌材料)和生物相容性(無毒無害無殘存)。因此,從EST的企業定位來看,不會去生產有毒有害的產品。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