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寧波日報記者王量迪 象山記者站俞莉 陳光曙)象山強力推進“三無”船舶整治。截至目前,該縣累計拆解“三無”船舶882艘,為今年省定任務的172.9%,有望本月底前拆解總數1630艘的80%以上,實現“四年任務兩年完成”。同時縣里還專門安排財政補助資金1億元,用于“失海”漁民轉產轉業扶持補助和生活補助。
象山是全省修復振興浙江漁場暨“一打三整治”行動四個重點縣之一。據象山縣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包希偉介紹,自開展“一打三整治”以來,該縣18個鎮鄉(街道)主動簽訂“軍令狀”,專門組織人員深入每個村莊到船到戶、不漏一人,面對面做通船主思想工作,并讓村書記、主任、船主三方簽字確認,以此確保“三無”船舶整治“可核查、不可逆、全面徹底干凈”。
為防止新的“三無”船舶出現,象山縣還建立完善了海陸聯動、聯合執法機制,加大對漁場、船場、市場監管巡查力度,強化堵源阻鏈。在堅持嚴打、嚴管、嚴控涉漁“三無”船舶的同時,象山縣專門安排財政補助資金1億元,用于“失海”漁民轉產轉業扶持補助和生活補助,鼓勵引導他們向漁業相關的陸上行業轉移就業。如今,休閑旅游、水產養殖已成了“失海”漁民的選擇。其中該縣已發展的14艘休閑漁船,在旅游旺季時一艘船一天可收入1.5萬元以上,效益明顯好于傳統捕撈收入。
小型“三無”船舶較集中的高塘島鄉,針對“失海”漁民年齡偏大、技能單一的情況,通過政府牽頭組織8個漁業來料加工點吸納90余名“失海”漁民就業,讓漁民有了穩定的收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