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14年上半年國際對蝦交易量同比去年增長5-6%,主要是因為美國和東亞市場進口量的增長。在養殖蝦產量方面,厄瓜多爾、印尼、越南和印度等國家有積極的增長,但泰國供應短缺,中國和墨西哥產量高于預期。因此,總體供應水平比年初的預測要低,這也是保持國際蝦價穩定的重要原因。
供應方面
在亞洲,因為干燥炎熱的天氣和雨季遲來,對蝦的養殖高峰期也相應推遲。總體而言,在4-10月期間生產國的供應量是從低到高的趨勢。此外,東南亞和拉丁美洲被EMS影響的養殖區域還沒有恢復。
泰國集中的收獲時期推遲到八月,而且蝦農為了避免延長養殖期收獲的多是小規格蝦。因此,預計2014年泰國養殖蝦產量會在20萬噸以下。
中國南方地區在七月份時遭受強臺風襲擊,大面積養殖區域受到破壞,海南地區的育苗場成千上萬的親蝦和幼體被吹走,導致該區域的苗種供應量下降50%,給南方省份的蝦養殖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隨后海南、廣西和廣東的南美白對蝦塘頭價因供應減少而上漲。
EMS繼續影響越南的養殖區域,也有其他新的地區加入南美白對蝦養殖。由于湄公河三角洲河水鹽度提高,當地一些種植稻米的農民轉養南美白對蝦,這些發展使越南南美白對蝦產量有些提升。Ca Mau省和Bac Lew省的斑節對蝦產量略微下滑,Kien Giang省部分蝦農因為年初南美白對蝦價格走弱而轉回養斑節對蝦,因此該省斑節對蝦產量同比增長15%以上。越南水產品出口與加工商協會(VASEP)數據顯示:截止八月中旬,越南養殖蝦產量為317305噸,其中斑節對蝦152035噸。在冰蝦進口方面,越南還需要從拉美和亞洲國家進口南美白對蝦和斑節對蝦用來做出口加工。
印度南美白對蝦產量適度增長,而斑節對蝦產量在下降。因為供應需求失衡和東亞進口強勁需求,印度對蝦塘頭價上漲趨勢持續到九月份。官方預測,該財政年度(2014年4月-2015年3月)以南美白對蝦為主導的養殖蝦產量可能增長10-20%。不過由于東北養殖地帶的很多蝦農轉養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的產量可能會下降10-20%。
拉丁美洲的養殖蝦產量還是一樣良好穩定,特別是厄瓜多爾、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秘魯,但墨西哥的產量仍因EMS影響而低迷。為了預防遭受EMS問題影響,秘魯已經暫停從中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和墨西哥地區進口蝦。
捕撈情況
八月份美國捕撈蝦產量為8534噸,同比增長6.3%。不過前八個月的捕撈總量卻低于去年同期的26924噸。
進出口趨勢
根據INFOFISH估計,今年上半年國際對蝦進口貿易同比增長5-6%,排名前十的進口國家和地區依次為歐盟、美國、日本、越南、韓國、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墨西哥、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合計進口量為85萬噸。各國需求趨勢增減不一,其中日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加拿大進口量下滑,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量保持積極上漲趨勢。
該時期出口趨勢也很有意思,厄瓜多爾是最大供應國,印度緊隨其后,這兩個國家的月均出口量近2.4萬噸。其他主要的出口國還有越南、中國、印尼和泰國,中國和印尼的月均出口量在1.3萬噸左右,越南的出口量沒有官方統計,不過應該比中國和印尼的高。
日本市場
全球第三大對蝦消費市場日本仍因日元貶值縮減進口量。2014年九月末,110日元才能兌換1美元,這是六年來的最低值,引起了市場的恐慌。沿著銷售鏈條,變換成日元蝦價也跟著提升,因此年底高消費季節的交易之前商家更密切關注日元變化。在這個因素影響下,預計價格或進一步增加10%,這對日本市場來說是個壞消息。在1-9月期間,養殖蝦進口價格已經上漲了3美元/公斤。
上半年日本的對蝦進口量為28200噸,同比下降。熱帶蝦的市場份額被來自阿根廷和俄羅斯聯邦的便宜冷水蝦替代。這一時期,原料冷水蝦的進口量為17037噸,同比增長34%,但這仍無法彌補熱帶蝦進口量大減23491噸的空缺。日本蝦市場的五大供應國依次是越南、泰國、印尼、阿根廷和中國。
在這個對價格很敏感的市場,主要供應加工蝦的泰國、越南和中國都深受影響。截止到六月,冷凍原料蝦的月均進口量不足1萬噸,合計供應量同比下降22.6%。
日本國內的批發價格從七月份上漲,當地庫存量仍比往年要低。在零售貿易方面,因價格的上漲養殖蝦的需求量一定會下降。市場營銷人員極可能會在圣誕節和春節期間促銷阿根廷蝦。
美國市場
盡管泰國的養殖蝦產量和出口量下降,但來自亞洲其他地區和拉丁美洲地區的對蝦進口量繼續增長,使美國市場的總體供應量如預期上漲。目前為止,供應形勢還沒有對價格造成太嚴重的影響,蝦價仍然穩定在歷史高位,這說明供應和需求之間是平衡的。
這個夏天,在消費者信心、可支配收入和就業機會改善的驅動下,餐館和超市的需求都很強勁。在美國股票市場上升和油價下降的趨勢下,美國蝦市場消費主力軍-中高層消費者擁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
今年上半年,主要供應國印尼、厄瓜多爾和越南的供應量分別增長34%、19%和77%,這使美國對蝦進口總量提高11%。值得注意的是,各種產品類型的供應都有所上漲,其中半加工和加工產品進口額在30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長50%。
印尼是美國蝦市場最大的供應國,印尼蝦的進口均價提高40%,這與15、21/25規格的帶殼易剝離蝦(+35%)和蝦仁(+40%)進口量增加有關。另外,越南蝦進口額增長70%,厄瓜多爾蝦增長30%,泰國蝦增長10%。
在八九月份,美國商務部支持將已在三月份提高過的泰國、印度和越南蝦出口稅率再次提高。
歐盟市場
歐盟對蝦產品的進口仍很挑剔。由于優惠關稅稅率,厄瓜多爾、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的供應量有所提高,三國上半年對蝦供應量合計為25360噸,同比增6%。其中厄瓜多爾是第一大供應國,擁有18.7%市場份額,供應量比去年增加12.7%。印度是第二大供應國,供應量增長38%。印尼供應量增長35%。而泰國供應量因年初普惠關稅制度(GSP)的到期而劇降55%。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的供應量因為零關稅分別增長25%和31%。
作為獨立的市場,西班牙、法國是最大的進口市場,緊隨其后的是英國、荷蘭、意大利、比利時和德國。西班牙的最大供應國是厄瓜多爾,阿根廷、摩洛哥和尼加拉瓜的供應也有所增長。法國的進口總量有所下滑。上半年丹麥用來再加工的蝦進口量減少,但出口量同比提升。
7月17日,歐盟和厄瓜多爾簽署了一項協議,使這個國家加入安第斯地區秘魯和哥倫比亞與歐盟的貿易協定,它將使厄瓜多爾漁業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更受益。
俄羅斯聯邦
俄羅斯聯邦對歐盟實施進口禁令毫無疑問會給進出口帶來影響,丹麥和格陵蘭深受其害。第一季度,丹麥蝦輸俄量2000噸,作為替代來源的阿根廷蝦輸俄量534噸,同比增長73%,而且未來或仍然保持增長趨勢。
亞洲/太平洋地區
亞太地區的對蝦進口大國有越南、中國、韓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大利亞。
根據IFOFISH分析:越南可能是亞太地區最大的養殖蝦進口國,其上半年凍蝦的進口量在5萬噸左右,厄瓜多爾和印度是其主要供應國,印尼、孟加拉和其他國家的供應也有所增長,越南進口的蝦多用于再加工后出口。
中國進口的蝦多是用來滿足國內消費,上半年冷、暖水蝦的進口量都有所增加。為供應中秋節期間的消費,7-9月份的進口仍保持增長趨勢。業內人士表示,因為非法邊境貿易,中國實際的對蝦進口量比官方數據高得多,尤其是從越南和緬甸的進口數據。國內養殖蝦的供應短缺已經影響到中國蝦的出口。
馬爾代夫對周邊國家來說是一個利好市場。前五個月印度蝦供應該市場133噸,前六個月斯里蘭卡供應該市場55噸蝦。馬爾代夫擁有很大的旅游餐飲市場,而且當地消費者的需求也在增長,去年馬爾代夫進口300噸以上印度蝦和89噸斯里蘭卡蝦。
展望
有關部門在養殖季節結束時估算亞洲地區養殖蝦產量可能會減少。來自泰國的行業報道顯示,今年泰國養殖蝦產量將低于20萬噸。
厄瓜多爾的蝦農打算下一季養更多的蝦,但這批蝦要等到2015年3-4月才能供應市場。
日本市場對南美白對蝦供應商來說吸引力不大,不過有限的斑節對蝦在春節期間將繼續迎合高端市場需求。而未來幾個月日本進口商還要與阿根廷和俄羅斯聯邦國內市場競爭采購冷水蝦。
美國市場似乎有很積極的趨勢,從11月到新年之間的消費需求預計仍會增長,蝦可能會加入到傳統的感恩節、圣誕節和新年家庭晚餐中。這些都是未來幾個月市場的積極跡象。
中國水產門戶網編輯翻譯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