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海峽都市報訊,當下是海蠣收成時節,可莆田秀嶼區埭頭鎮翁厝村的海蠣養殖戶們, 臉上卻難見一絲笑容,在辛苦大半年后,明明迎來豐收年的海蠣卻遭遇了滅頂之災。
由于海面泄漏的油污污染,海蠣養殖受到影響,最初收成的海蠣因有柴油味被紛紛退貨,無人問津。如今,翁厝村十多名村民養殖的300多畝海蠣更是近乎絕收,大部分都成了空殼,海蠣受污染后自動開殼爛掉,每個養殖戶均損失數十萬元。
養殖戶開始尋找漏油源頭,最后在鄰村東林村海岸邊發現藏有走私油用的輸油管道,油管直通海里,而在夜間時段會有數十輛運油車進出作業,這個情況已存在3個月左右。目前,當地鎮政府及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海蠣有柴油味 首批收成被退貨
翁厝村有較長的海岸線,是當地較為有名的一個海蠣養殖村。養殖戶林先生說,他們都是靠賣海蠣的收入營生,都養了數十年了,難得碰上今年的好收成和好價格。
“往年帶殼海蠣批發一斤6毛多,今年漲到七八毛。”林先生說,加上海蠣豐收,以往一畝收成1萬多斤的海蠣,今年可以超過2萬斤。
據了解,海蠣養殖一般在每年4月左右的立夏時節下苗,12月開始收成,一直到春節過后的3月,其間是養殖戶最忙碌也是最快樂的時候。本月初,翁厝村的海蠣養殖戶們在收獲第一批海蠣的次日,收購商們紛紛打來電話,說海蠣里面有柴油味,全都退了貨。
養殖戶們自己嘗了之后發現,確實如此,村里所有養殖戶的海蠣都出現了這種情況。也正因此,原本暢銷全市的翁厝村海蠣,收購商一聽到就搖頭不要。
防風林內藏油管 埋沙中通大海
由于沒人要,養殖戶停止海蠣收成,可幾天后,養殖戶發現海里的海蠣爛得差不多了。翁厝村300多畝的海蠣大多成了空殼,近乎絕收。
想起海蠣里面的柴油味,及養殖期間海面上不時漂浮的油污,養殖戶們猜測應是海蠣受油污污染,長時間后自動開殼爛掉。原本的豐收年卻顆粒無收,十多個養殖戶每個都損失數十萬元,令他們今后的生活和恢復生產都受到較大影響。
養殖戶開始尋找漏油的源頭。昨日上午,在養殖戶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東林村上厝海岸。一靠近這里,記者就聞到一股很重的柴油味,邊上還設置有地磅。在海岸邊防風林里,記者看到了兩個輸油管道,管道外觀已經生銹,上面用雜草掩蓋著,在通向大海方向的一側用黑布包裹了起來,剩下的管道埋入海灘上的沙子里,直通海里。
據東林村的村民介紹,這些油管在這里已有3個月左右,在此期間,常有數十輛運油車夜間在此進出作業,吵得人不得安寧。在海岸邊上的防風林外,2條管道原本外露的6個輸油接口已用沙土掩埋起來。養殖戶們感到不解的是,為何在此進行了這么長時間的走私油活動,卻沒有部門發現并予以打擊。
部門:已清理走私油管
村民在發現這一情況后,已向翁厝村村干部匯報,村干部也向上級政府部門反映此事。昨日下午,埭頭鎮分管海洋漁業的戴副鎮長介紹,在接到情況反映后,他們便向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匯報,并會同邊防等部門前往現場調查,發現海上有漏油,具體泄漏位置還在調查,目前尚未接到其他有關影響報告。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村民發現的油管并不是正規油管,涉嫌走私油,有關部門已在12月24日下午對走私油管進行聯合清理,鋸掉油管并對其他部分予以掩埋。在相關部門前往現場調查過程中,未在海面上發現油花。部門也表示,將加大附近重點區域的巡邏力度,一旦發現走私油活動,將堅決予以打擊。目前,相關部門正對此事展開進一步調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